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1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 (cal/cm3)1/2] 溶剂 季戊烷 异丁烯 环己烷 正己烷 正庚烷 二乙醚 正辛烷 甲基环己烷 异丁酸乙酯 二异丙基甲酮 戊基醋酸甲酯 松节油 环己烷 2,2-二氯丙烷 醋酸异丁酯 醋酸戊酯 醋酸异戊酯 甲基异丁基甲酮 醋酸丁酯 二戊烯 醋酸戊酯 甲基异丙基甲酮 四氯化碳 哌啶 二甲苯 二甲醚 甲苯 乙二醇单丁醚 1,2二氯丙烷 异丙叉丙酮 醋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丙酮醇 溶度参数 6.3 6.7 7.2 7.3 7.4 7.4 7.6 7.8 7.9 8.0 8.0 8.1 8.2 8.2 8.3 8.3 8.3 8.4 8.5 8.5 8.5 8.5 8.6 8.7 8.8 8.8 8.9 8.9 9.0 9.0 9.1 9.2 9.2 溶剂 甲乙酮 氯仿 三氯乙烯 氯苯 四氢萘 四氢呋喃 醋酸甲酯 卡必醇 氯甲烷 二氯甲烷 丙酮 1,2-二氯乙烷 环己酮 乙二醇单乙醚 二氧六环 二硫化碳 正辛醇 丁腈 正己醇 异丁醇 吡啶 二甲基乙酰胺 硝基乙烷 正丁醇 环己醇 异丙醇 正丙醇 二甲基甲酰胺 乙酸 硝基甲烷 二甲亚砜 乙醇 甲酚 溶度参数 9.2 9.3 9.3 9.5 9.5 9.5 9.6 9.6 9.7 9.7 9.8 9.8 9.9 9.9 9.9 10.0 10.3 10.5 10.7 10.8 10.9 11.1 11.1 11.4 11.4 11.5 11.9 12.1 12.6 12.7 12.9 12.9 13.3 苯 甲醇 乙二醇 水 9.2 14.5 16.3 23.4 甲酸 苯酚 甘油 13.5 14.5 16.5 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 (一)“极性相近”原则 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 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 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 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例如:聚苯乙烯δ=8.9,可溶于甲苯(δ=8.9)、苯(δ=9.2)、甲乙酮(δ=9.2)、乙酸乙酯(δ=9.2)、氯仿(δ=9.2)、四氢呋喃(δ=9.2),但不溶于乙醇(δ=12.92和甲醇(δ=14.5)中以及脂肪烃(溶度参数较低)。 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δ的计算: δ混=δ1Φ1+δ2Φ2 例如:丁苯橡胶(δ=8.10),戊烷(δ1=7.08)和乙酸乙酯(δ2=9.20) 用49.5%所戊烷与50.5%的乙酸乙酯组成混合溶剂 δ混为8.10,可作为丁苯橡胶的良溶剂。 但是当聚合物与溶剂之间有氢键形成时,用溶度参数预测结果很不准确,这是因为氢键对溶解度影响很大,此时需要三维溶度参数的概念。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xocs14tra9kcek7h0u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