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介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5:57: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介绍

自196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制度以来,我国目前比较成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有: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三同时”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等。现对上述各项管理制度分述如下。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组织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事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上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

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技、设备、技术、生产、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制度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企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单位或工作场所;②措施名称;③措施内容和目的;④经费预算及其来源;⑤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⑥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⑦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的范围应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种:

(1). 安全技术措施,即预防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各项措施,其中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爆炸设施等措施。

(2). 职业卫生措施,即预防职业病和改善职业卫生环境的必要措施,其中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音、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措施。

(3). 辅助用室及设施,即为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为目的所必须的用室及一切措施,其中包括更衣室、休息室、消毒室、妇女卫生

室、厕所等。

(4). 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即为宣传普及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所需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教材、图书、资料,职业安全卫生展览和训练班等。

编制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①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法规和标准;②在安全卫生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③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④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⑤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编制计划时,组织领导应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分别向车间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布置。车间领导要会同有关单位和人员制订出本车间的具体措施计划,经群众讨论,送安技部门审查汇总,技术部门编制,计划部门综合后,由组织领导召开各管理、生产部门等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措施项目,明确设计、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日期,经领导批准后,报请上级部门核定。根据上级核定的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各车间贯彻执行。 三 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组织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组织方针,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

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95年11月8日劳动部颁布的〈企业劳动安全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405号)对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组织管理作了具体规定。组织安全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经常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1). 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

技术干部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

对行政管理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知识以及他们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

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项。 (2). 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和劳动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安字[1991]33号)规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有十二类: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和其他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操作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应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术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上。劳动部于1991年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劳安字[1991]33号)以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司机、起重机司索与指挥六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特种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技术和实际操作技术培训教育,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发

搜索更多关于: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介绍 的文档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xoom2y94z0h1ll01eyq0a6ri16ozy014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