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通过多种手段从程序上把设计选材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水平。比如:尽量使用性能稳定、工艺成熟、缺陷较少的材料来进行施工;优先选用国产优质、低价的材料来代替进口材料;卫生间、厨房间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类地砖;慎用或少用地板、进口石材,壁纸花纹避免使用横纹理造成完工感观缺陷等。
▌措施六:确定合理的工程供应方式
精装修工程及材料供应一般有乙供、甲指乙供、甲供和甲分包等方式,各种供应方式各有优缺点。
万达某精装项目工程供应方式
(1)乙供方式管理简单 ,施工单位积极性高,但甲方对材料的控制力弱,不利于成本控制, 因此一般非主要材料、总价不高或对装修成果观感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材料采用乙供方式 , 如砂浆、粘结剂、龙骨、细木工板、纸面石膏板、石板材等。对于乙供材料,应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乙方使用劣质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2 ) 甲指乙供的实质就是乙供 ,为弥补乙供方式甲方对材料控制力弱 的缺点,而对乙供方式的一种改进。甲指可以指定材料品牌、规格、供应商及材料单价中的一项或多项。
甲指乙供前,甲方需对甲指乙供材料进行招标、询价以确保获得可靠的材料供应商和优惠的价格。对于甲指乙供材料,应协调好乙方与材料供应商的关系,保护供应商和精装修施工单位的利益,保证供应商能及时足额获得货款(招标文件及精装修施工合同中应有制约条款) 同时为避免精装修单位对材料供应商的二次压价应允许精装修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对甲指乙供产品收取一定的利润。
(3)甲供与乙供相反,甲方对材料的控制力强,又能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大宗材料、对装修质量影响重大的材料都采用甲供方式。如墙地砖、洁具、厨电、乳胶漆等。因甲供方式对乙方的商业利益最为不利,因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乙方对甲供材料的合理使用。
甲分包的实质就是甲供,只不过甲供的是材料,甲分包除了材料外还需现场施工。甲分包的项目主要为橱柜、户内门(含筒子板、贴脸线条及踢脚线) 。甲分包项目精装修总包可计收总包管理配合费。但对于装修交房项目,橱柜、户内门厂家与精装修施工单位均为土建总包的分包单位,因此如何分配总包管理配合费是招标前需考虑清楚的。
乙供、甲指乙供、甲供、甲分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项目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酌情考虑,适当调整,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比如木地板即可以甲指乙供,也可以甲供或甲分包) 。目前有不少开发商只采用乙供和甲指乙供的方式供应材料,以达到简化操作、权责明晰的目的。
▌措施七:合理划分标段、科学规划合同
精装修标段划分需考虑的问题比建安总包的标段划分复杂,需考虑的因素除资质、工期、项目管理能力等常规因素外,对于精装修项目还应考虑精装修标段与建安总包标段的衔接问题,避免交叉而出现一家建安总包对应多个精装修队伍或一个精装修队伍对应多个建安总包的现象,以减少合同数量及现场管理工作量。
▌措施八:产品改型以提升性价比、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建筑的公共部位吊顶工程,由于经常性的维修,上下吊顶会造成检修口四周的饰面材料破坏,如采用明框的铝材检修孔代替木质类或其他会属类暗式检修孔,可以有效避免日后维护过程的二次破坏:如为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在住宅内的公共电梯厅部位把多个筒灯分成若干组,并分别采用延时开关控制:取消公共部位的的吊灯类装饰灯具,节约长期用电及更换材料的使用、维护成本。
设计选用的石材当其单价在500元/㎡以上时,就应该考虑采用复合饰面板材代替该石材:如,莎安娜米黄,优等品价格基本在1000元/㎡以上,采用5厚莎安娜米黄+15厚普通米黄单价就可以下降约30%~40%,降低成本的效果就非常显著。
▌措施九:施工工艺做法统一交底
对施工工艺进行多方案比较,确保质量的同时把成本降至最低,一种工艺只要省一点点将是一笔不小的节约,哪怕是一块预埋板的节约、1mm厚粘结剂的节约等等,这就需要统一做法,尽可能把工艺优化到最佳:
1.由深化设计师、施工员、预算员共同参与工艺做法深化,例如吊顶龙骨的排版、吊顶造型的做法、电视及五金预埋方案、饰面基层做法等等;精装中比较典形的有(这里不详细列举):
(1)镜子基层采用玻镁板代替木工板;(2)软包布分格控制损耗;(3)吊顶立板尽可能采用轻钢龙骨,可合理利用零料龙骨,也有利于质量控制;
2.针对确定方案进行全员交底,针对精装采用水平施工,人员较多,如果不全员交底就会达不到统一的目的;
3.在每个分项刚开始施工时由专人重点检查,以便及时整改,加强首检制度的执行。
4.对于影响到质量的做法一定不能省,减少后期的维修实际上也是成本的控制,如吊顶转角加固、凹槽做法等。
▌措施十:加强现场管理及成品保护
要求施工单位增加精装修项目实施过程的成品保护投入,特别在项目后期时段对地板、石材瓷砖类的阳角、门窗套等的保护。良好的成品保护可以大大降低交付后客户的投诉率与返修率,节约保修的人力、物力成本。
另外还应加强成品安装后项目局部维修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边“修复”边“破坏”。如切实加强卫生间的“渗”、厨房间“漏”的工作管理,项目参与各方应严格控制防水施工过程的隐蔽工作,坚持一户一验,三次试验,务必做到彻底杜绝渗漏隐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