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白云森林公园山塘
综合整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浙江乾侨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1 / 54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二章:编制依据与原则…………………………………………7 第三章:施工组织总体规划………………………………………7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8 第五章:施工组织…………………………………………………9 第六章:施工规划安排……………………………………………12 第七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16 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34 第九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38 第十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41 第十一章:技术档案管理 ………………………………………44
2 / 54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丽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园山塘综合整治工程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白云森林公园内,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包括3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白云山水厂出水通过约5.9km的
引水管道(采用1.6Mpa级PE管)经过泵站2级加压,输送至项目区。包括一级泵站一座,二级泵站一座,蓄水量50M3的高位水池一个。第二部分内容是白云山白云寺山塘综合整治,包括大坝坝体加固、溢洪道修整、输水工程、停车场护岸等。第三部分内容是白云山伍佰殃山塘综合整治,包括大坝坝体加固、溢洪道修整、涵管改造等。具体概况如下:
白云山水厂距离庵堂地块5.3公里,水厂从白云山水库采用重力流取水,本工程施工将将白云山水厂通过约5.9km的引水管道(采用1.6Mpa级PE管)经过泵站2级加压,输送至项目区。
白云山伍佰秧山塘:位于莲都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内,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049Km2,总容积4.5万m3,是工程等级为VI的山(1)型山塘,于1972年建成,无原始设计资料,坝型为均质坝,大坝最大坝高16.7m,坝顶高程为320.03-320.53m,上游平均坝坡为1.2.2,坝面干砌块石护坡(部分破损),下游平均坝坡为1:1.6,为干砌块石边坡。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溢洪道溢流堰宽2.5m,高2.2m,溢流面现状为开挖的土质槽,没有衬砌,放水洞涵管为水泥涵管,管径为20cm,长60.4m,该山塘功能以灌溉为主,下游灌溉面积为450亩,受益范围1个乡1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1150人口,现状根据山塘上游坝坡护坡破损、坝体渗漏、放水涵管堵塞等安全隐患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白云山白云寺山塘:位于莲都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内,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
0.09km2,正常库容为1.0万m3,总库容为1.2万M3,是工程等级为VII的山(2)
型山塘,无原始设计资料,坝型为均质坝,大坝最大坝高8.9m,坝顶宽3-5m,坝长34m,坝顶高程为449.12-449.28m,上游平均坝坡为1.1.6,坡面混凝土表层衬砌,下游坝坡分二级,一级平均坝坡1:2.0,二级平均坝坡1:1.45,为土质边坡,坝体右侧有正槽溢洪道,现状被填埋,放水洞位于土坝左侧0+024m位置,为0.30.3方形石涵,拉杆式启闭机控制。该山塘原功能以灌溉为主,现由于山塘上游坝护坡破损,放水洞破损等安全隐患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二座山塘综合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坝顶及内外坡整修;改造泄洪建筑物,
封堵原坝内涵管,虹吸管安装,警示牌项目标示牌,增设大坝水位尺等。本项目共分3个施工段,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40日历天。项目业主为丽水市林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
本次山塘整治重点解决大坝上游坝坡粘土斜墙和下游坝脚棱体排水系统及溢洪道工程。上下游坝坡折除原块石护坡,采用10cm厚C20砼预制块护坡,板下辅设0.2m厚的碎石垫层。大坝下游坝脚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加固贴坡排水体排水,边坡1:2.25,反滤排水体由砂砾料综合组成,反滤层由里至外第一层为10cm厚细砂垫层,第二层为20cm厚碎石垫层,最后10cm厚C20砼预制块护坡。外坝坡均采用30cm*30cm间距2mC20砼框格草皮护坡,坝上下游坝各设置一条从坝脚到坝顶的砼预制块踏步台阶,两坝肩与山体交接处修建排水沟。
溢洪道位于坝体一边,底板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20cm厚C20砼衬砌,边墙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墙外浇筑厚20cm厚C20砼边墙。
坝内排水采用虹吸管装置。
庵堂地块给水工程有二座泵站和一个50cm3的蓄水池。一级泵站设置在“赖家老屋”附件,泵站地面高程475.0m,选用无负压加压成套设备,设置二台水泵,单台水泵流量15m3/h,扬程140m,功率15KW,一用一备方式方法运行,在泵站进行管设置过滤器、流量计,在泵站出水管设置倒流防止器或止回阀、安全阀、泄水阀。设置远程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可通过无线网络远程监测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
二级泵站设置在“庵堂”附近,快活林至庵堂公路边608.0m标高,在二级泵站前
设置20m3不钢成品水箱,用来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之间的流量差,保障在一级泵站故障或者检修时为地块提供短时间用水,提高供水安全性。为充分利用一级泵站水头,减少供水能耗,二级泵站采用箱式无负压增压设备,设置二台水泵,单台水泵流量15m3/h,扬
4 / 54
程100m,功率11KW,一用一备方式方法运行,在泵站出水管设置倒流防止器或止回阀、安全阀、泄水阀。设置远程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可通过无线网络远程监测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
蓄水池在庵堂地块西侧689m标高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旁通管,通过阀门控制。
管材采用1.6MP级PE管,管径Dn110,热熔连接,连接设备时采用钢塑管,钢塑管采用丝扣连接,PE管与钢塑管连接时,采用法兰连接或专用接头连接,钢塑管与设备连接时采用法兰连接。
埋深:Dn110给水管管顶埋设深度不小于0.5m,穿越河道、行车路面埋深不足0.8m时采用C20素混凝土,10cm厚包封处理。
管位:从白云山水厂到庵堂的给水管线在山地林区铺设,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调整。
管道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上,原则上不做基础处理,管道沟槽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原土的粒径不宜大于12mm,如遇土基础较差或含岩石地区埋管时,采用砂基础,下垫15cm厚砂基础并换土回填至管顶以上300cm,给水管过桥、过渠道、翻越岩石区等外露管线,用钢套管保护,钢套管与给水管水间的空隙采用保温材料填充,
管道沟槽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底部严禁超挖,管基下要求为原状土,如管基下为填土,要求密实度不低于90%,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同步进行。分层夯实密度不低于90%,管顶500c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密实度不低于95%。
消防栓、阀门及阀门井根据区块的规划设计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数量和位置。原则上不超过120m。
5 / 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