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9 20:19: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下图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读图回答27~30题。

27.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大气圈 29.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3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卷Ⅱ 非选择题

3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__。 (2)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写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行星(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各颗行星处于图中位置,则此时上述行星在地球上不易被看到的是(填名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图中的J如果周期是76年则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行星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行星。

(6)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___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2.下图是“太阳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___________,B层出现____________,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

(3)太阳大气层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层。

(4)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____界面。

(4)C层主要由____________组成,G层叫____________,H层叫_________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沁阳一中高一第01次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卷

卷Ⅰ 选择题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1 C 11 A 21 B 2 A 12 B 22 A 3 B 13 C 23 A 4 B 14 C 24 A 5 C 15 D 25 C 6 B 16 A 26 C 7 B 17 B 27 C 8 D 18 D 28 B 9 D 19 C 29 C 10 D 20 D 30 B 1.C【解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的天体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目前人类社会所能认识到的宇宙范围成为总星系,但它不是一个星系而是星系群,其范围约为140亿光年。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生存与发展受宇宙环境的影响,因此人类要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故选C项。

2.A【解析】由图可知,小行星带存在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因此②为火星、③为木星,由此可以判断①为地球,而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故选A项。

3.B【解析】由图可知,小行星带存在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因此②为火星、③为木星,美国“机遇号”是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应该是火星。故选B项。

7.B【解析】由题意可知,地外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时,称为行星“冲日”。故选B项。

8.D【解析】八颗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但不属于地外行星;土星属于地外行星,但不属于类地行星;火星既属于类地行星,又属于地外行星。故选D项。

9.D【解析】宇宙中最基本的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是木星等行星及太阳,而月球是卫星,属于地月系,其中心天体是地球。故选D项。

10.D【解析】天体系统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可分为地月系(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四个等级,因此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河外星系),且银河系包含月球、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故选D项。

11.A【解析】太阳辐射能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8分钟;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提供能源,但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煤、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故选A项。

12.B【解析】太阳是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能到达地球;太阳辐射能较为分散,因此不易用来大规模发电。故选B项。

13.C【解析】太阳巨大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此过程中,太阳损失质量,释放能量。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4H→He+Q(能量)。故选C项。

14.C【解析】我们所能看到的明亮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向外依次为色球层、日冕层。故选C项。

15.D【解析】读题,提取有效信息:“黑气”。黑气的颜色发黑,选项中只有黑子符合。而耀斑、日珥、太阳风肉眼不能看见。故选D项。

16.A【解析】太阳活动的四种类型与太阳外部的三层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曾,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故选A项。

17.B【解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2000℃,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黑子并不是黑色的,只是因为其温度比周围低,看上去颜色暗淡了一些。故选B项。

18.D【解析】观察黑子时肉眼直接看太阳,阳光非常强会灼伤眼睛。日全食时,月亮遮挡了太阳的明亮光球层,那么也就无法看到黑子;水盆中有了浓墨汁就无法看到发黑的黑子了,倒少许墨汁还可以;彩色底片可以滤掉部分太阳光,从而避免灼伤眼睛。故选D项。

19.C【解析】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尽管它们来源于太阳能,但不是直接利用,直接利用的太阳能还比较少;磁暴是由耀斑爆发时的电磁波引起地球磁场的扰动产生的,而不是电离层扰动;实践证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不会使地面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因为短波靠大气电离层传播,易受太阳活动干扰,长波可以绕开障碍物传播,因此不会受太阳活动干扰。故选C项。

20.D【解析】太阳活动发生时产生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往往会引发磁暴现象,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等现象。雷达受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运动方向一致,因此其影响来自太阳,而太阳紫外线是太阳短波辐射,其增多不会干扰无线电通信。故选D项。

21.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故选B项。

22.A【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故选A项。

23.A【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故选A项。

24.A【解析】本题以找油气资源为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横波和纵波的区别要从传播速度和传播介质去区分。横波传播速度慢且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故选A项。

25.C【解析】由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包括由地壳、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F、G的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时,横波消失,纵波减小。故选C项。

26.C【解析】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上地幔偏上位置的软流层。故选C项。

27.C【解析】由图可知,该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共4个圈层。故选C项。

28.B【解析】由图可知,该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黄果树瀑布景观图中的主体要素是水,应归属于水圈。故选B项。

29.C【解析】由图可知,该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生物,对应的是树木花草。故选C项。

30.B【解析】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的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因为瀑布的形成过程,要先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势落差,而后才可能有瀑布景观。故选B项。

卷Ⅱ 非选择题

31.(16分)【答案】(1)C (2)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3)水星 金星 (两空可以互换) (4)哈雷彗星 (5)E F 巨 (E、F可以互换) (6)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解析】第(1)题,根据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进行判读。第(2)题,“由近及远”非常容易,困难在肉眼可以观察到。八颗行星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因离太阳太远我们肉眼无法看到,其他的五颗都可以。第(3)题,题目中强调在地球上不易看到的行星。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这颗恒星能发光,其他的天体只能反射太阳光。那么在地球所在的C这个位置看A金星和B水星,面对着的是背向太阳的暗的一面,所以无法看到。第(4)题,属于常识性知识,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第(5)题,在教材“太阳系示意图”里很容易读出。第(6)题,由太阳和周围的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组成了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组成了最低一级(与地月系同级)的天体系统。

32.(7分)【答案】(1)光球层 色球层 (2)黑子 耀斑 黑子 (3)A (4)这些地方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解析】第(1)题,太阳大气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第(2)题,太阳活动分布特征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第(3)题,太阳大气层中用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第(4)题,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2000℃,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33.(17分)【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变慢 固 液 古登堡 (4)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解析】该题图分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值),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态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河南省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xv3h77oy13fre38hic91cf865brly010l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