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渠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讲学稿系列第七章三角形 课题:三角形小结与思考 课型:复习 主备:张继东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复习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及性质;了解图形平移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边关系以及内外角和公式,体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性质,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学习难点:平面图形平移的作图以及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学前准备:
1:如图(1)∠1是同位角的角是 ,与∠1是内错角的角是 ,与∠1是同旁内角的角是 . C
x? ?x+70???x+10??y?
AB
(1) (2) (3) 2:如图(2)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如果∠1=75°,那么∠2=______°,∠3=___ ∠4=_______°,∠5=_______°,∠6=_______°,∠7=_______°,∠8=_______
3:如图(3)中求x? ,y? 。
4: 在?ABC中,?C?36?,?A??B,则?A? ?
5: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6: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7:,将字母“V” 向右平移 格会得到字母“W”。
8: ?ABC的高为AD,角平分线为AE,中线为AF, 则把?ABC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线段是 。
65
马渠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讲学稿系列第七章三角形 9: .如图9,在宽为20m,长为3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耕地的面积为( ) A.600m2 B.551m2 C.550m 2 D.500m2 1m
m
20m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ACB 1:,?A?65?,?ABD?30?,?ACB?72?,且CE平分?A30m 求?BEC 的度数。
2: 做一做:
EBDC(1) 如图: 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64?,你能算出?EAD,
E?DAC,?C的度数吗?
D
BC(2)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
A.1,2,3 B.2,2,1 C.1,3,1 D. 2,2,5 (3)如图OP∥QR∥ST,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1+∠2+∠3=180° B.∠1+∠2-∠3=90° C.∠1-∠2+∠3=90° D.∠2+∠3-∠1=180° (4)如图等腰△DEF是由等腰△ABC平移得到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与EF是对应线段; B.AB与DF是对应线段; C.∠B与∠E是对应角; D.点A与点F是对应顶点 DA
EFBC
66
A马渠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讲学稿系列第七章三角形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 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内角都相等, ∠1=∠2=600,AB与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AD与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E D
2 F
C 1 A B
A 2:做一做 D 0
(1)△ABC中∠C=90,CD⊥AB, 其中可以作为三角形的高的有( )
B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C
图1 (2)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
形内同一点,③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⑤多边形的内角和大于外角和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形内同一点。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4<a<8 B、1<a<12 C、4<a<12 D、4<a<6
(4)a,b、c、d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5、6、9,从中任意选取三根首尾顺次连接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则可以围成的三角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把小船ABCD通过平移后到A?B?C?D?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小船位置.
三、自我测试:
1:如图1,?B?60?,当?1? ?时,DE∥BC,理由是 。
67
马渠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讲学稿系列第七章三角形 A
AaDD1E3b 12BBCCl
(1) (2) (3)
2、如图2,如果?B?65?,AD∥BC,AB∥DC,那么 ?A? ?;
?D?___?;?B?? 。
3、如图3,已知:a∥b,?3?137?,则?1? ?,?2? ?。 4:长度为2cm、3cm、4cm和5cm的4根木棒,从中任取3根,可搭成 种不同的三角形。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C=1800, ∠ABE是四边形的一个外角. ∠D与∠ABE相等吗? 为什么? A
D
E B C
五、应用与拓展:
如图,从下列三个条件中:(1)AD∥CB (2)AB∥CD (3)∠A=∠C,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说明理由。 已知: 结论:
A D E 理由:
F B C
教(学)后记
6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