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库158
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事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固、涉及人数、可控性及影响程度、范
围等,服务突发事件可划分为(特大服务突发事件【I级)、重大服务突发事件(II级)、较大服务突发事件(III级)】
2.
银行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收益率),是银行根据投资标的既往表现和未来市场判断
所评估的参考收益率,并不等于承诺收益率。
3.
每年9月,银监会发起的银行业消费者金融知识和维权宣传活动名称是(金融知识
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
4.
(2014年3月15日)颁布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体系。
5.
特殊群体消费者主要指在银行服务中可能面对的特殊客户,主要包括(残障、老
年、孕妇、严重体弱)等特殊客户。
6.
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
住房用地。
7.
银行应建立一套(快捷、规范、透明)的应诉机制,是有效调解消费者和银行业金融
机构间纠纷的必要条件。
8.
基金管理人应提醒消费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作出投资决策后,基金
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9.
银行保险产品消费者对本人的账户信息、密码、保单以及其他相关凭证有进行(自
我安全防范和保密)的义务。
10.
银行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对银行消费者不公平、不合
理的规定。
11.
投诉处理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0)
个工作日,并应以短信、邮件、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12.
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应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遵循(风险匹配)原则,将适
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消费者。
13.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从高至低,理财产品风险评级分为高风险、(中
高风险、中等风险、中低风险)和低风险五个等级。
14.
金融机构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的不同类型,分别适用(审批)
制和(报告)制。
15.
保管箱业务的核心内容是“租”,银行服务的内容是保管箱场所及箱体设施的(安全、
可靠)。
16.
银行提供银行产品或者银行服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消费者出具合法的(交易凭
证)或者(服务单据)。
17.
从业人员应履行反洗钱业务,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起存金额为(1)元。
(支付结算)是指商业银行利于其广泛的网络,为客户完成资金给付或清算的行为。 消费者提前偿还借款的,银行有权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收取(提前还款补偿金)。
18.
19.
20.
21.
商业银行对于电子资金转移与支付业务应明确统一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部门,持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