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骨料仓设置
骨料仓应满足贮料能力要求,可有6个(15×24m×6个),对应合格区3个,待检区3个。砌370砖墙分隔,砖墙高2~2.5m,料仓距离上料斗10m,以利于装载机上料掉头方便。料仓底部C25混凝土硬化厚20cm,设置向出口方向的反坡,避免料场内积水;为避免砂石料受污染及雨天影响,骨料仓顶部及上料区全部彩钢棚覆盖,周围三面用彩刚板封闭形成料棚,便于冬季升温、保温;顶部引地有排水管,料场前、后设置排水沟,开口处采用带缓坡明沟,后设矩形截水沟,以便于排水。
3、粉料仓设置
一台搅拌机对应设置水泥筒仓、粉煤灰筒仓、矿粉筒仓。为防止粉料在筒仓内部拱塞,筒仓内应设破拱装置;同时改善搅拌站现场工作环境,向筒仓风送水泥时要求除尘,筒仓顶部设自动收尘装置;设置探测水泥筒仓内水泥储存量料位指示器;监测筒仓内粉料温度,在筒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为了便于从筒仓内取样检测,设置专用取样口;筒仓顶底部设避雷接地装置。粉料仓基础可用φ400PHC管桩加固,每个粉仓罐对应4根,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管桩顶部采用插入钢筋与顶部预埋件焊接,保证粉仓及混凝土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能。
4、液体料仓设置
一台搅拌机设置2个外加剂罐,一个减水剂罐,一个引气剂罐。外加剂罐应有防深沉装置,并采取遮光、保暖措施。水池容量不小于200m,并保证能连续进水,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冬期施工时采用循环暖水管道加热。
5、原材料的输送
砂石料有皮带输送机输送,输送皮带全程封闭,避免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受雨水影响。粉料均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输送过程中注意破拱控制系统的完善及计量精度的提高。水和外加剂的输送是用水泵抽取提升,为保证计量精度,采用电磁分流阀装置。
6、混凝土搅拌区
搅拌机的计量精度要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搅拌站可用“三一重工”制造的HZS120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双螺带和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用双卧轴搅拌机,搅拌站要求安装布局合理,结构稳定,便于提高混凝土生产效率和运输效率。
7、拌和站工装设备配置
拌和站总体要求应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和标准化混凝土搅拌站技术条件要求。某拌和站工装设备配置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搅拌机 装载机 洗砂机 洗石机 砼罐车 发电机 地磅 规格型号 HZS120 ZL50 8m3 500KW 150t 数量 2 1台 1台 1台 4 1台 1台 备注 三一重工 1台备用 8 9 10 11 水泵 外加剂泵 吸尘器 高压水枪 2台 2套 某拌和站工装设备配置表
3台 3台 1台备用 1台备用 通过遵循以上梁场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原则和方法,能够使施工现场达到现代化管理,科学、文明、经济、合理地实施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顺利实施项目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能够使施工现场保持场容场貌整洁,现场道路畅通,建筑垃圾及时清理,职工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
水利工程温控防裂措施 1、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无论何种混凝土坝型,就其尺寸和体积来说,都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不易散发,浇筑后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引起混凝土膨胀变形。此时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还很小,因而在升温过程中由于基础约束馄凝土膨胀变形而产生的压应力很小。但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水化作用逐渐减弱,水化热逐渐减少,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而此时混凝土的温度逐渐降低,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时又受到基础的约束,收缩变形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在分析计算混凝土块体温度应力时,由于升温阶段的压力很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大体积混凝土一方面后期降温的拉应力很大,另一方面混凝土是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一的脆性不均匀体,因而抵抗温度拉应力的能力很低。当拉应力或拉伸应变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或极限拉伸值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裂缝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危害
混凝土坝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本身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分缝分块不恰当和结构形式不合理等等。此外原材料不合格、模版变形和基础不均匀沉陷,也会引起裂缝。不过混凝土最常见的裂缝,主要还是温度裂缝。混凝土坝的温度裂缝,按其发生的部位和深度,原因即性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裂缝,分为竖向活水平向,即位于浇筑面顶层或水平施工缝上,其长度或深度一般较小,为贯穿整个仓面或浇筑层。表面裂缝多发生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多为气温骤降作用引起,以混凝土龄期最容易出现。表面裂缝危害一般较小,但也视发生的部位和坝体内温度状态而定。如果位于基础约束区及上游面等敏感部位,且坝体内温度较高,需作适当处理,以防止其继续发展和恶化成为基础贯穿或深层裂缝。
2.2基础贯穿裂缝
基础贯穿裂缝发生于坝块基础部位,裂缝宽度较大,深度穿过一个甚至几个浇筑层。这类裂缝一般发生于坝块后期的整个降温过程中,或长间歇的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受气温骤降及内部降温的联合作用引起。裂缝宽度为上大下小。基础贯穿裂缝危害性最大,影响坝体的整体性与安全。因为这种裂缝一旦发生在坝体的横断面上,就会把坝体分割成独立的块体,坝的整体性即遭到破坏,使坝体应力将发生变化并重新分布,特别是反应在上游坝踵处,将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影响坝的稳定,直接危害坝的安全。如果这种缝发生在坝的纵断面上,当其与迎水面相通时,还会引起严重的漏水。因此,防止基础贯穿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主要目标。坝体一旦发生此类裂缝,必须查清原因,认真处理,消除影响并防止其继续发展。
2.3深层裂缝
它仅限于坝块表层,但其深度及长度较大,贯穿了整个仓面及浇筑层。由于其位于坝块表层,又是从表面开裂发展而成,也叫做表面深层裂缝。此类裂缝发生于大坝施工过程中,多为长时间间歇顶面受气温骤降作用,或长期暴露受内外温差和气温骤降联合作用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