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号 11130237
天津城建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河西公园
景观规划设计
学专指
生业导
姓名教
名 称 师
建筑学院 2015年 3月 13 日
徐 枫 风景园林 徐岩岩(讲师)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题目名称: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河西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1.课题背景 1.1 课题的来源 天津河西汉沽公园环境景观设计,1983年3月破土动工,1985年6月1日正式开放,是汉沽辖区唯一一座大型公园。汉沽公园始建于1982年,位于汉沽大桥至寨上大桥之间的蓟运河西畔,占地面积为18.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7公顷。公园分文化休息、植物观赏区,儿童活动区,小动物区,公园管理区,山水园林区,自然水面小区和防护林带。公园西邻一经路是交通干道,周围环境有区环保局、区体育局、区民政局等办公区域及居住区,交通网发达,具有开敞性直达性,是人行车行良好的集中地域。 1.2 历史沿革 汉沽是天津东部的一个滨海工业区,距市中心60公里,建成区面积12,7平方公里,总人口l0万,为满足游人日益增长的游憩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建造一座河西公园,并已于1983年3月破土动工,1985年6月1日局部开放。 河西公园位于汉沽新建区河西一经路和蓟运河之间,面积18.67公顷,其中水面积2. 91公顷,全园平均长度820米,宽窄不一,在185米至440米之间,平均宽度220米。 1.2.1 公园的发展概况 (1)定义与发展 汉沽河西公园性质为区级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该公园是为公园周边各个居民区共同开发建设的景观公园项目,始建于1982年,位于汉沽大桥至寨上大桥之间的蓟运河西畔,占地面积为18.67万平方公里,改建工程于1983年3月破土动工,1985年6月1日正式开放,是汉沽辖区唯一一座大型公园。因此,公园是汉沽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的首选之地。 (2)规划指导思想 河西公园一侧临河,一侧靠城市道路,要考虑两岸借景、对景关系,并将蓟运河水纳入规划之中。河西公园规划既要有一个统一基调,同时又必须采用多样化布局手法,要富于自然情趣,有虚有实,有静有动、有山有水,产生丰富的层次景观变化,为老人、青年、儿童喜闻乐见,其乐无穷。 规划注意以绿为主,绿美结合,以美取胜,着眼于为游人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改造小气候。 1.2.2 公园的规划布局 入口设计,根据游人来向,在一经路一侧设大门两个,以南大门为主,并与河西 体育馆相对,形成具有园林气氛的入口广场,同时,设自行车存放场所。 道路设计,在入口处之间用主路相连,主路与蓟运河堤相连,形成主环路,园路以不同等级连接各区,大门轴线宽8米,主导游线宽5米,其它园路2-2. 5米或2-1.5米。游人还未进园便仿佛已置身园中。 依据公园性质,以南大门为轴心线,划分为五区一带。①文化休息、植物观赏区。②儿童活动区。③小动物区和公园管理区。④山水园林区。该区西北用土堆山,土山东部挖湖。⑤自然水面活动区。位于公园东部界外,利用蓟运河宽阔的河面,两岸借景、对景。⑧防护林带。公园东部蓟运河堤原有的一条长820米、宽22米的林带而成。 2.开发设计的基本内容及预期设计效果 公园设计以“流动与悠然”为主题,整体规划依据现有公园地形进行改造,北部仍为山水园林区,南部为主入口及广场休闲区。为使河西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公园,整体风格以现代型为主。由于公园整体地形偏向于带状临水公园,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多加入能与水相关的景观,如阶梯观水台、观水高架、亲水平台、临水步栈道等,力求使公园景观与河流相互融合、相互成景。将公园打造成集游览、休闲、游憩、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型城市公园景观,与天津城市发展接轨。 3.开发设计方案 3.1 设计理念 现代型资源利用及生态规划公园,在公园整体设计中融入前沿的景观设计方法,结合现有地形,在公园入口部分设计雨水花园达到资源的利用,观景高架设计结合绿化植物设计,丰富景观的同时符合现代生态型景观设计。 3.2 设计原则 根据现有公园地形,结合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及架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在公园平面和立面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创造成为生态、自然、高效的城市公园。 3.3 设计方法 参考雨水花园设计方法设计公园入口部分地形空间,达到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公园临水高架空间设计,研究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规划设计,丰富高架空间景观,更好发挥景观休闲的效果。 3.3.1雨水花园的设计方法 (1)建造雨水花园的意义 雨水花园是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建造简单等优点。在当前的形势下,有必要倡导雨水花园的建造。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自然土地被钢筋混凝土包裹,它们密闭而不透水,因此雨水不能及时渗入地下,从而使自然界的水循环受阻。而天津虽为沿海城市,却也面临着缺水的情况,因此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是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的方法。 (2)雨水花园的定义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或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设施。 3.3.2高线公园的设计借鉴 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被称为纽约市的“公共大阳台”,与普通公园不同,这是一座悬浮于空中,蜿蜒于废弃铁轨之上的仿原生生态环境的公园。在河西公园的设计中,借鉴高线公园植物设计,对公园高架观景平台进行生态设计,丰富公园景观的同时营造舒适悠然的环境。 4. 设计进度安排 具体时间详见附件一 5. 参考文献 [1]王宗正. 天津市汉沽区河西公园规划[J]. 中国园林,1992,03:44-46. [2]贺爽. 天津城市公园景观文化特色演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3]万乔西. 雨水花园设计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0. [4]张钢. 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5]王哲生. 探析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以天津公园以例[J]. 作家,2013,22:263-264. [6]张天洁,李泽,孙媛. 混杂现代性与公共空间——浅析近代天津的公园发展[J]. 新建筑,2012,05:33-40. [7]王佳,王思思,车伍,李俊奇. 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J]. 北方园艺,2012,19:77-81. [8]崔曦. 城市场所功能更新——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2012,06:100-103. [9]孙媛. 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0]潘磊. 天津中心公园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与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1]李鹏波,孙静丹,吴军,张敏. 天津城市公园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A]. 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C].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3. [12]陈忠文. 天津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 [13]张纵.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南京艺术学院,2005. [14]王兆祥. 天津城市园林的历史变迁[J]. 城市史研究,2004,00:131-1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