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0:00: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导学目标】

1.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3.理解文章结尾句子具有怎样的内涵。 4.搜集有关长江的故事、古诗词等。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 380公里,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流经11个省区,是中国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长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作为一个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来源学§科§网Z§X§X§K]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字音

裸露(luǒ) 黧黑(lí) 酝酿(yùn niàng) ....冻疮(chuāng) 砾石(lì) 接踵而至(zhǒng) ...虔诚(qiáng) 诅咒(zǔ zhòu) 腈纶(jīng) ....懈怠(dài) 敦实(dūn) 熠熠生辉(yì) ...演绎(yì) .2.词语解释 黧黑:形容黑。

[来源:]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后跟。 草坝子:平坦的草地。 诅咒:咒骂。 虔诚:肃敬而有诚意。 懈怠:松懈懒惰。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 / 3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皱褶:皱纹,这里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3.走近作者

马丽华,汉族,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浏览的经历。 2.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峰周围有20多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了唐古拉山的高峰群,在这方圆1 500平方公里的高峰区发育着100多条现代冰川。是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发源地。各拉丹冬的东侧是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的冰川,这些冰塔,在阳光下,洁净如洗,光泽闪熠,巍巍耸峙。形态各异,犹如水晶的世界,是唐古拉山脉一大奇景。各拉丹冬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清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

[来源学。科。网Z。X。X。K]

各拉丹冬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0 mm,海拔5 000米以上的降水量大大高于山下,经常是雪雹铺天盖地。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点景色?

【交流点拨】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冬的冰塔林。具体写的顺序:冰塔林→砾石堆上→冰河→冰山。 2.熟读课文,找出具体写冰塔林特点的句子。

【交流点拨】第5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第6段:“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第11段:“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作者写冰塔林的特点,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交流点拨】赞美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品味下列语句,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来源:Z|xx|](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交流点拨】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创造了各拉丹冬的美。

(2)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 【交流点拨】此句写出了冰河上风的猛烈巨大。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2 / 3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交流点拨】此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阳光和风的威力。它们是在为大自然创造美,而且还是那么用心。

(4)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冰山这大自然的美景。

2.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带给人类的、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美景,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那里的人们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课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文化源远流长,它奔腾不息,气势恢宏,使人望而生畏,它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要保护好我们尊重爱戴的母亲河!

2.拓展延伸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 【板书设计】

晶莹连绵的冰峰

??平坦辽阔的冰河??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冰塔林,壮美的景色)课后反思

姿态各异的冰山??时而变幻的冰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来源学§科§网Z§X§X§K]

【交流点拨】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无不打上岁月的烙印。岁月无情似有情,是时间造就了

查漏补缺

3 / 3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ym4h36y0r9vfqx3d4pq7px008twst015a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