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56: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

你知道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吗?认颜色是最基础的知识,想要涉足和田玉的圈子,就得知道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哪种价值更高,哪种又是最有性格的。掌握了基础的颜色特性,咱们才能往更远的收藏之路走。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为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极推崇羊脂白玉。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

密蜡黄、秋葵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有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呈“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的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黑,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于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碧玉,产于准葛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你看懂了吗? 新疆和田玉的冷知识一:和田玉资源或枯竭

中国和田玉储量为28万吨,理论上还可供开采160年左右,但由于和田玉无法像金银那样提纯和回收,且为一次性加工,无法再生,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面临枯竭,这也是造成和田玉作假以及和田玉价格年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非法商贩经常利用消费者对玉石不了解的情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从而牟取暴利。所以喜爱玉石的朋友们,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多多了解玉石的相关知识,了解玉石的市场行情以及鉴别方法。当前,国内玉石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玉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玉石A货已经很

难。

新疆和田玉的冷知识二:正式命名不过130年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沟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其前身就是输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还要早44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公元 1883年),它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冷知识三:历代开采量近万吨

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清末,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的历史里,和田玉的产量共计9968吨,平均年产量2.5吨。

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1900年间,共采和田玉3800吨,平均年产量2吨;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810年间,共采和田玉1215吨,平均年产量1.5吨;

在隋、唐、宋时期的699年间,共采和田玉1957吨,平均年产量2.8吨; 在元、明时期的438年间,共采和田玉 1496吨,平均年产量3.4吨; 在清朝295年间,共采和田玉1500吨,平均年产量5吨;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95年间,共采和田玉9459吨,接近古代4000多年全部开采量的总和。

搜索更多关于: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 - 图文  的文档
新疆和田玉有几种颜色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ymy898dkz8c83h0epna2cg5h8ins2016c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