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00xuexi.com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辨析题
1.有人认为:“大学生沉溺网络世界,是大学生异化的表现。”[华南理工2014年研]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马克思认为,异化使人丧失能动性,异化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技大发展和人们对它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造成了“人被符号化”“人被抽象化”“人被工具化”“人被非个性化”等多重异化。
(2)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的发明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表现。同时,由于网络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网络也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发展。如今,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宿舍都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网络以其固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快捷性,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
(3)但网络在带给人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上的黄色等不健康信息,网络游戏,使得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虫、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这些不良信息使大学生产生异化。网络反客为主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成为控制、统治和支配人的力量。
(4)创造性是大学生主体性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然而,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大学生会把相当大一部分学习任务交由网络来完成。例如,在论文的写作方面,他们利用网络,通过复制、粘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少有自己的思考,长此下去,自己的思维能力就会受到阻碍,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创造性日渐萎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化。此外,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带来道德失范、荒废学业,甚至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问题。
1 / 115
www.100xuexi.com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答:(1)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的含义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之所以将它们看做是宏观环境因素,是因为它们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活动及全体社会成员发生影响的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含义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实践范围,在不同的生活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范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3)二者的区别
①范围不同:前者是从大的总的方面来说的;后者是从小的具体的角度来说的。 ②包括的内容不同:前者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后者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4)二者的联系
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二者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研]
2 / 115
www.100xuexi.com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要优化这些环境,表现为: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
①要提高家长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责任感
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通过日常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而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
②家长要特别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目前不少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而形成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予纠偏。立人先立德,家长应关心子女的全面成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重视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要倡导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目前不少家长管教子女的方法存在严重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为达到自己的期望,往往采取强制、粗暴打骂等方式管教孩子,其结果是在精神上摧残子女,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要求不严,在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孩子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和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他们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教,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宽严适度,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 ①要加大投入,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 / 115
www.100xuexi.com 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大其建设力度。要按照实用性、艺术性、思想性相统一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营造整洁、美观、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②更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
a.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营造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b.树立全员育人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要帮助教职员工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将本职工作与培育“四有”新人紧密联系起来,以形成全方位育人氛围。
c.加强班风、校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风校风,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d.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广泛开展学术报告会、辩论赛、科技竞赛、文体竞赛等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组织环境
优化社会组织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民主、公平、具有凝聚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领导者要具有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注意发挥员工在单位决策、执行及监督中的作用,使员工对组织产生较强的归宿感,积极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特别是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事项上,应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到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作用,广泛开展多种活动,营造富有凝聚力的工作环境。
4 / 115
www.100xuexi.com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区环境
①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建设,使其成为社区发展的核心,成为优化社区环境的基本力量。
②坚持开展以文明家庭、文明居民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区居民在创建活动中感受文明、净化心灵、升华思想,从而在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居民的需要出发,多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居民感受到温暖,从而增强社区的向心力。
④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拓宽居民的知识面,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5)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辈群体环境
①重视并积极引导青少年同辈群体,创造条件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要
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不可能都在正式群体中得到满足,其中有一些是通过同辈群体得到满足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同辈群体,加强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使其积极健康地发展,以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求。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培养其社交能力,鼓励其积极主动地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去分析和评价他们活动于其中的同辈群体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青少年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交知己之友,交知心之友,交志同之友,交德高之友。
②加强对同辈群体的分类指导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同辈群体,因而需分类指导。应鼓励健康的同辈群体积极发展,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促进青少年成长;对于中间型群体,要注意发展其健康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引导其不断向积极型群体转化;对那些传递反文化的破坏型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团伙,要用法律手段加以制裁,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改造,使其回归正常社会。
5 / 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