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基于纤维编织结构
的人工半月板支架及其编织技术
项目简介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半月板是人体最为复杂关节-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担载荷、缓冲负荷、稳定关节和润滑关节等重要功能。半月板损伤很难自我修复,现有的治疗手段和修复材料十分有限。一般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缝合法、纤维蛋白胶、胶原植入、半月板置换等。目前对于严重损伤或已行半月板切除的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半月板移植,但存在潜在的排斥反应、传播疾病等危险,供体来源缺乏。因此,人工半月板假体的研究和制备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半月板的结构和组分较为复杂,仿生制备是一个难题。半月板假体应当在材料和结构上模仿人体半月板才能适应膝关节复杂运动功能。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半月板假体绝大部分为均质半月板采用单一材料浇注制备方法,各向同性,而且缺乏个性化设计,也未达到人体半月板仿生结构,内部无纤维加强。针对上述问题,本成果研发一种仿生物半月板纤维分布,三维编织的人工半月板支架。
技术描述
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人工半月板支架,是一种采用仿生理念,弥补传统人工半月板强度不够寿命短等缺陷的三维编织半月板支架,包括编织材料、编织结构、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可选用胶原纤维、蚕丝纤维、聚碳酸酯聚氨纤维等生物材料。编织结构模仿生物半月板胶原
纤维径向分布和环向分布,满足膝关节运动时半月板所承受的剪切力和环向力。编织的工艺采用传统的编织方法进行单层编织并浇注固形,然后进行层层的堆积串联。
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人工半月板支架结构示意图本成果的优点是:
1、采用生物材料进行三维立体编织的半月板支架,作为增强基,能够高度仿生半月板胶原纤维径向和环向分布的结构,能够显著增强支架的生物机械性能,改善以往支架机械性能差、寿命短的问题。
2、可以实现半月板支架的个性化设计,改变以往半月板结构单一的问题,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3、可以编织不同密度的半月板支架结构。 知识产权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意向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