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塑料原料 版本 文件编号 A/0 生效日期 1、目的 规范塑料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求,确保塑料原材料的进货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塑料原料的常规检验或全性能检验。 3、检验要求: 检验时间:外观类检验应在收货当场进行,其余检验宜在收货后三天内完成. 检验环境:温度15-25度,相对温度40% 检验场地:因塑料原料有异味,故宜在空旷通风的场地进行检验. 抽样方案:详见下面”备注(抽样)”. 检验视角要求 检验员眼睛与手上检测物品成30~45度角,并沿着垂直轴向左/右各旋转15度。 检验距离要求 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4、相关术语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 PC: 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 POM:甲醛聚合物,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表面淡黄或白色。 PA66: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结晶形聚合物,具有可塑性。 PA6: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 PP: 由丙烯聚合而得的热塑性树脂,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 PE: 由乙烯聚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 PVC:氯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TPR: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的热塑性橡胶材料,为透明或本白色颗粒,表面呈亮面,具有较好的反光性能。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是一种透明的塑胶颗粒。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透明度。 PBT: 为主体所构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的热塑性树脂。 PPO: 由 2,6-二甲基苯酚合成的聚苯醚,一般呈土黄色粉末状。 SAN(AS):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物。透明椭圆柱状固体颗粒,一般有浅蓝色和浅黄色两种底色。 编制 部门审核 审核 批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塑料原料 版本 文件编号 A/0 生效日期 检验 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及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备注(抽样) 包装 1 要求 包装须有防潮纸或薄膜衬外袋为牢固牛皮纸或纺织袋,原材料须密封,未受潮或污染。 目测/手感 2袋/每批次 包装袋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牌2 标志 号/批号/净重量标志。 目测 2袋/每批次 塑料原材3 料外观质量 与封存的塑料样品比较,不同包装袋内原材料粒子、色泽和颗粒度大小无明显差异,表面没有粗糙感。 目测/手感 2小把/每批次 用塑料原料按正常生产工艺生产,试样产品不得有裂纹、变形、起泡、断试样 4 检验 钳子弯曲水口与产品接口,不会发生脆断。断裂后,断口处较均匀,不会粗糙没有光泽。 裂、膨胀、缩孔等外观缺陷。用手或注塑机 钳子 3模/每批次 目测 手感 用镊子钳住塑料,火机点燃,观看燃烧现象。3秒后吹灭,闻它的烟味是否钳子、火机、5 燃烧 符合该材料特性,各塑料燃烧现象及味道参考“表一”。 鼻闻 1小把/每批次 用镊子钳住塑料点燃,用铁丝迅速接镊子 触融体,然后迅速拉开,看看丝的成6 拉丝 型是否均匀,是均匀的就是好料;多拉几次后,将丝重叠起来,再次拉开,手感 看它有无弹性,有弹性的料较好。 铁丝 1小把/每批次 把料放入比它标准密度(各塑料原料密度见“表一”)大一点的溶剂(水:7 浮法 1.0g/cm3;饱和盐水:1.33g;糖水密度:>cm3)中,浮沉情况与封存样品一致 。 溶剂/烧杯 1小把/每批次 有异常解决不了的塑料,送公司实验室或第三方塑料权威机构进行括:外第三方检8 测 耐热性等试验.看其是否符合塑料原料性能要求。 编制 观、密度、硬度、吸水性、耐老化、检测机构 出现异常无法判断时 部门审核 审核 批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