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诗词阅读鉴赏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20:29: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请结合作品具体说明。

(2)前首唐诗以“愁”为诗眼,后首宋词以“悲”为诗眼,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不同的思想感情。

21. 春暮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茵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1)诗歌一、二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吴江:今江苏省县名,在苏州南面、太湖东面。“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银字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

后人认为这首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极妙,它的妙处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②这首词除了表现浓烈的思归之情外,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两句还表达了什么情? 《经典诵读》重点诗词阅读鉴赏参考答案

1.(1)对比/愁 (2)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3)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2.①答: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②答:“隔千里兮共明月”—宋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1)聒碎乡心梦不成;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2):①出征将士野外扎营场面壮观,透着灯光的营帐漫山遍野;②夜深了,出征将士丝毫没有睡意,他们在思乡怀亲。

4.(1)议论(2)都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秦词中用牛女的典故,与固求朝夕相伴的世俗小儿女情态形成对比,凸显了牛郎织女之间因真诚相爱而能经得起长久分离的时间考验的可贵;谢词中用此典,意在以天上爱情的美满反衬人间自身爱情的不幸,银河里不起风浪,牛郎织女的爱情,历千万年而至永恒,而诗人身边,佳人早逝,七夕之间孤清一人,令人弥觉人间的不美满。 5. (1)(4分。)山色昏暗,听到一阵阵愁猿的哀鸣。苍茫的桐江夜以继日地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着江畔那一叶孤舟。(分析2分)前四句用“黄昏”、“深山”、“啼猿”、“江水”、“秋风”、“木叶”、“孤舟”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峭孤冷凄清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意象、意境2分。意象列举少于3个扣1分。)

(2)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全诗前四句写了“宿桐庐江”之景色,后四句写了“寄广陵旧游”的悲愁。诗人用凄迷孤寂的景物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孤独和失意之感,又抒发了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4分。手法、感情2分,分析2分。) 6. 参考答案 (1)“病来”二句诗人以梧桐自比,(1分)通过风中梧桐萧索枯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病后憔悴之态,(1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漂泊之苦和乱离之痛。(1分)

(2)①战乱平息的渴望;②山河破碎的悲愤;③对帝都京城的思念,对朝廷的忠情;④漂泊天涯的愁苦。(一点1分,任3点即可满分)

7.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2)答案要点: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8. (1)一个“且”字,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的悲哀,词人无法排遣内心的忧愁苦闷,想“姑且”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2分)

(2)不是直抒胸臆。说“没有工夫愁”实际上是因为“愁”太多、太深重,无法排遣,词人一生立志报国,渴望亲上前线杀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可是这志向一直无法实现。所以,用反语的形式把自己内心极度的激愤、忧愁表现出来。(3分) (3)下阕写自己酒后醉态。交待了时间、地点;“问松”、“疑松”、“推松”、“斥松”的过程写得逼真传神,惟妙惟肖。这首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风格(言之有理即可)。(4分)

9. ①这首诗抒发的是被贬的悲愁之情。②诗歌前两句是今与昔的对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歌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10.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⑵一个“劲”字,渲染出风势之大且猛;一个“鸣”字反衬出“风劲”和弓力之强。 ⑶塑造了一个敢于傲风驰骋、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

11. ①.送别,乐观/豁达/开朗/积极都可(2分)②我同意。诗的第二句说“送君不觉有离伤”,写自己送朋友离开,也不觉得悲伤,因此看似无情,(1分)但诗人接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2分)这两句既对朋友表示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更显体贴与深情。(1分)

12.①.荷花 优美、幽僻、恬静(意思相近即可)②.将咏物、拟人与自寓完美结合。作者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遭遇命运联系起来,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同时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抑郁不得志的悲哀。

13. (1)岑诗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的。

(2)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新课标第一网 14.①答: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1分)“人意好”(“好”“意好”(1分)②示例:“乱”,(1分)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15.(1)“分”字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2)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蕴含

了诗人造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6. (1)本诗描写了船过高峻险阻的瞿塘峡时荒凉凄清的景象。(3分)表达了作者飘泊异乡、孤寂伤感的心情。(3分)(其他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2)全诗用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来抒发作者漂泊异乡的孤寂情怀。(2分)秋草荒芜、冷烟萦月、猿声凄厉,荒凉凄清的秋景既凸显了江峡的阴森恐怖、令人心悸,也寄寓着诗人孤舟过峡的孤旅愁思。(3分)(其他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17.(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18. (1)“稀”与“微”。“稀”字写出了江上渔火的稀少与微弱,“微”字写出了残月下树林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赋分:写出两字得1分,具体分析2分。分析合理即可得分。)(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静景,通过江水、渔火、残月、岸林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清幽、朦胧之景;后两句是动景,“水鸟惊犹宿”是静中有动,“流萤湿不飞”是动中有静。整首诗歌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并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赋分:手法1分。写出前两句与后两句是静景与动景各得1分,整体分析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9. (1)前两联描写了楚江的微雨、建业的暮钟、湿重的船帆、迟飞的归鸟等景物。(2分,意思对即可)这些景物描绘了细雨笼罩的情景,营造了朦胧沉重的氛围,寓情于景,表现了惜别的沉重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2)这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将离别的泪水比作“散丝(雨丝)”。(1分)把沾襟的泪水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朋友之间深深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20.(1)前首唐诗一、三联写景,由近及远,先写金陵的渡口和江边的楼阁,再将镜头逐渐拉远,依次写出江水落潮,波动的月影,再遥望寥廓的星空,三两个星星在瓜洲城上空闪烁。(1分)侧重以动写静。(1分)后首宋词前半部分写景,从城楼写起,再写天边夕阳如血,从天际而来的大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侧重动静结合。(2分)

(2)前首唐诗通过静谧的夜景,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的羁旅之愁(2分)后首宋词通过涌动的夕阳衰景和凄清的秋意,抒发了自己国破家亡、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思。(2分) 21.①(2分)落花、绿阴;(1分,只答一点不给分)万木葱茏,充满生机。(意思符合即可)②(2分)在孤寂中,有春天花事消歇后的淡淡忧伤,也有一份笑对时序更替的从容和豁达。

22.. ①“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或“化虚为实”)(2分)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2分) ②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2分)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2分) 关于作文备考的一点建议:

写作秘诀:一种体裁,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字要求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提供几个作文题目供同学们思考:

(一)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光?? 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要求:1、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切身的事,做到以小见大。 2、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生动,中心明确。 参考命题:《这就是爱》、《这也是爱》、《博大的爱》等。 (二) 题目:你的 ,让我记住了你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2. 不少于500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三) 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

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2.要写记叙文 3.不少于500字

(四)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 字数在500字以上 3.

(五)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八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诗词阅读鉴赏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59f452hl6rgfk15sw18xzko02xoc00fu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