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16. (4分)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
17. (2分)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20分)
18. (10分)(2017?连云港)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注意角度特点并标出箭头方向)
(2)如图乙所示,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19. (5分)(2016?百色)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 (5分)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图中已标示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四、 实验题 (共4题;共21分)
第 5 页 共 12 页
21. (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 ,它说明了________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 ,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22. (3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证明桌子在振动,他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出去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正在响着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向外抽气,发现铃声越来越小,通过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3. (7分)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第 6 页 共 12 页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实/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________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24. (4分)(2017?聊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
第 7 页 共 12 页
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五、 综合应用题 (共1题;共12分)
25. (12分)小王和小李同学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小王1020m处小李用铁槌敲击铁轨,小王用耳朵贴近铁轨时,听到两声敲击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2.8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空=340m/s,则:
(1)按先后听到两次敲击声,填写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到人耳的。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少? (3)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第 8 页 共 1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