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历史必修)山东省实验中学级历史考试期中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13: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试题 2011.10

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记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每一专题的题目都要有所选择,至少选做100分的题目,多选不限。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9页,第Ⅱ卷为第10页至第12页。考试时间120分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90分,基础题60分,发展题3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了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2.孔子和老子思想主张的相似点是

A.逐步改良政治 B.恢复周礼秩序 C.反对苛政扰民 D.提倡清静无为

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了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6.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1 / 14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7.有一家父母得知孩子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本性是恶的,但是通过教育,孩子会改正 B.认为孩子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以防止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9.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0.“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 A孔子的“仁”学思想 B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C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D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11.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12.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

2 / 14

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15.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在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1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8.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19.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 / 14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20.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变化的因素有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手写工具的影响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一次邓小平参观文物展览的时候,指着一副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经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最有可能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夫妇夜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2.“偏重于咏物写志,辞藻华丽,讲究对仗。”是下列哪一文体的特点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23.京剧号称“国剧”,下列表述与其不符的是

A.京剧由徽调发展而来 B.京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C.京剧的产生和繁荣得益于融会贯通.兼容并蓄 D.京剧的第一个繁荣期是同光年间 24.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2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4 / 14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26.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B.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 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

27.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平民化 B.贵族化 C.神秘化 D.宗教化

2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 .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 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9.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B.融合并吸收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其他剧种的衰落

30.《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 B.天人感应 C.宋明理学 D.经世致用

3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32.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上天神意的安排 B.人类的伦理道德 C.自然界的现象 D.法律规范和习俗 33.“万物的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热,有人觉得凉,难受和惬意,全在人的感受上。”提出这个观点的哲学家是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4.苏格拉底和康德的哲学贡献分别是 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 / 14

(历史必修)山东省实验中学级历史考试期中试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bkp2ahk86m3qp9xkwe9ersa9pruq00xd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