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二单元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0:5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内容 课型 教学目标 新 授 5、大自然的语言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2018- - 1、了解物候学知识。 2、划分文章部分。 教学重点 如何给课文分部分。 教学难点 了解物候学知识 二次备课(修改栏)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预习检测:看拼音写词语(对子互改、汇报检测结果) 销声匿迹(xiāo nì)衰草连天(shuāi) 榆(yú)萌发(méng)次第(dì) 翩然(piān)悬殊(shū) 新授: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 了这些方面(分条列出)?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说明顺序。 4、给课文分部分并概括部分意。 (抽签定小组集体展示、师引导学生纠错)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 了这些方面(分条列出)?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对象: 物候现象 a、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举例子 (生动想象地说明了一些普 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打比方(从物种观测的特点,生动 形象地强调了物种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列数 字、举例子、作比较(第5自然段,列举背景因为不注意根据 物候记录来安排农业生产,结果造成损害的例子,从反面说明 了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举例详实,数据确凿)。 C、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纬度:说明纬度因素是影响物候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举例子、作比较(经度:说明经度因素是影响物候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举例子、下定义(高下的差异:说明高下的差异因素是影响物候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d、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说明顺序。 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4、给课文分部分并概括部分意。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作业:课后读读写写每个词语三遍,完成后上交。 要求:书面整洁、字体工整、独立完成、按时上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教学内容 5、大自然的语言 课型 教学目标 新 授 1、总结中心思想。 2、赏析文中重点句子。 3、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写作特点。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2018- - 教学重点 如何给课文分部分。 教学难点 了解物候学知识 二次备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自学指导一 小组合学 (15分钟内完成) 课(修改栏) 1、读文总结中心思想。 2、赏析句子,体会横线上词语的作用,深入理解写作意图。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B、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C、1962年的山桃……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 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4、读课文第8自然段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抽签定小组集体展示、师引导学生纠错) 1、读文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 2、赏析句子,体会横线上词语的作用,深入理解写作意图。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沉睡”“苏醒”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时的状态、特点,既生动形象,又活泼灵动。 B、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簌簌”一词,有声有色,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C、1962年的山桃……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左右”一词,准确、周密,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因为一般人笼统地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检测:小组内展示小练笔,推举代表班内展示,师点评。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的说明顺序怎样? 【交流点拨】逻辑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由现象到本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 (二)品味语言 1.有人认为课文第一、二两段写得好,请精读这两段文字,说说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2.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加点词和加线句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期相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交流点拨】加点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教师小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大自然的语言 提倡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 板书设计 北京、大连花开时间 经度差异影响气候 增强文章可信度 济南、烟台花开时间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二单元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cje75rd33gyk618jsm0fvam2gyzr007h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