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温度低,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头轻脚重“从而导致大气层结(层次结构)稳定,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完成4—6题。
4.T1时刻a、b间气压变化规律是
A. B.
C. D.
5.甲地从T1到T3时段的天气现象是 A.气压不断降低 C.风速一直减小
B.气温不断升高 D.天气终未晴朗
9
6.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T3时刻甲、乙两地间锋面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4.B 5.D 6.A
【解析】4.依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判断a的气压值是小于1004,而b的值则是大于1004 。C图中ab两个值是相等,故错误;D图中气压值a>b,且图中是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故错误;图中锋面应位于低压槽处,气压相对两侧来说相对较低,ab两点间的气压值不是一直上升,而是有两个低值,故A错误,B正确。
5.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气压值是在变化的,T1时为小于994,T3时为996—1000之间,所以从T1到T3时段,气压值并非不断降低,故A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T1时刻甲位于暖锋的锋后,冷锋的锋前,为暖气团控制,随着冷气团运行速度加快,T2时刻甲位于冷锋后,应为冷气团控制,气温应降低,并不是不断升高,故B错误。从等压线中可以看出,T3时刻与T1时刻相比,T3时刻甲处的等压线较密,风力应更大;且从T1时刻开始甲位于暖锋后至T2甲位于冷锋后,因冷锋的运动速度大于暖锋的速度(冷锋追上了暖锋,冷锋运行速度快,就相当于空气前行速度快,风力相应的较大),所以此时经过了大风的过程。综合分析可知甲处在此过程中风速并不是一直减小,甚至有可能是在变大,故C错误。T1时刻甲虽然位于暖锋后,但位于气旋中心,应是阴雨天气,T2时刻甲位于冷锋后的锋面附近,应可能是阴雨天气,T3时刻,冷锋在运行过程中已经追上了暖锋,因此甲应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此时应该是阴雨天气,所以在从T1到T3时段天气终未晴朗,故D正确。
6.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间锋面是由于冷锋追上暖锋所致。因此能正确示意甲、乙之间锋面的是A。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获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贵州省2019年高考教学质量测评)雷阵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得多,还伴有放电现象。海南岛那大市是我国“雷都”,平均一年有130天雷雨天气。据此回答7—8题。 7.雷阵雨的分布特点是
10
A.温带多于热带 C.平原多于山地
8.那大市全年雷雨日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C.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充沛 【答案】7.D 8.A
B.上午多于下午 D.夏季多于秋季
B.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显著 D.东南季风长时间控制,水汽充足
【解析】7.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的午后。一般是热带高于温带;下午的午后较容易出现,故下午多于上午;山地天气复杂,雷阵雨现象多于平原;夏季温度高,云层上升作用更强,更易发生雷阵雨,夏季多于秋季,据此分析选D。 8.那大市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上升幅度大,容易发生雷阵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下沉气流显著,不会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影响不到那大市;季风是形成降水天气的条件,不是形成雷阵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东南季风在此地登陆但不会长时间控制此地,据此分析选A。
【点睛】从雷雨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冷暖空气汇合时造成的,称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称热雷雨。锋面雷雨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往往是先下雨后打雷,而热雷雨则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热雷雨。
(天津市河西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极涡
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
11
C.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 D.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
10.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 ①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
②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 ③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 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D 10.B
【解析】9.由材料可知,极涡是盘踞在极地高空的气旋性大型涡旋,属于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A错。寒带的范围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的变化导致的热量差异划分的,从极圈到极点之间为寒带,与涡旋无关,B错。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与近地面的水汽来源无关,近地面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水体的蒸发,C错。极涡位于极地上空,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为气旋型大气漩涡,所以为冷性低气压,D对。故选D。
10.读图可知,左图中,极涡比较稳定,冷空气控制的范围较小,右图中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控制的范围较大,①对。冷气团的发源地位于极地地区,美国并非是冷气团的发源地,②错。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受地形阻挡,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扩展,③错。北美洲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空气北上,从而挤压极地冷气团,从东西两侧南下,所以才导致美国东西部产生强寒潮天气,④对。故选B。
(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5月联考)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据下图回答11—13题。
11.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A.长沙
B.重庆 C.南昌 D.武汉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