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与明火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民工宿舍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电炉等明火设备。
4.3、施工现场各种材料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堆放,保持通道畅通,易燃易爆物品应按规定存放并有专人管理,施工现场焊、割作业,必须办理好动火审批手续,并严格遵守焊割的操作规程。
4.4、施工现场木料堆放处,木工制作车间、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现场木装修、油漆作业场所、焊割动火作业点均应划为防火禁烟区,在禁烟区应设明显禁烟防火安全警告标志牌,并配置合适灭火器,施工现场木工制作间,木装修部位,应在每天下班前专人负责整理打扫刨花、木屑、碎木料,不准在机具作业现场堆积。
4.5、专职安全人员,消防人员应经常巡回检查施工重点防火部位消防安全,及时纠正阻止违章作业,定期调换消防器材药剂,消除火险隐患,确保工程安全。
4.6、木工车间、材料仓库、食堂、办公室、水泥仓库、工具间等各设二只灭火机,每月检查一次药剂是否受潮中变质,小钢瓶气体压力每半年检查一次,如重量减少1/10应即换药。
4.7、机修车间、配电箱各设二只干粉灭火机,每月测重一次,当重量减少,应即换药。
4.8、每栋楼设置Φ50临时消防接口,施工用水可用作防火设备。
4.9、乙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存放距离不少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少于5米。 4.10、食堂使用不锈钢餐具,严禁堆放易燃物,煤气瓶集中堆放在食堂外。 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1、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5.1.1根据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管理手册》和《职业安全健康程序文件》第一、第二层次文件完善项目部第三层次文件,使安全体系有效运转,处于受控状态。
5.1.2建立与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充足的各项资源,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5.1.3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网络
17
班组安全操 作交底 工人安全教育 管理人员安全学 习培训 特殊工种上岗培安全生产 各种警示牌宣传牌标语 安 全 检 查 事 故 处 理 场容场貌 验 收 分析教育 二图七牌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查
5.2、执行安全施工方针政策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规程,严格执行中国石化HSE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和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罚条例》。
5.3、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5.3.1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安全负责,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项目总工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18
的编制和审核、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
5.3.2工地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名,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 5.3.3做到各专业人员有岗位职责,操作作业班组、班长、安全组干事以至每个工人都有安全职责。
5.4、安全教育、技术交底
5.4.1对本公司劳动人才公司招聘人员(包括特殊工种)以及劳动人才公司在人员调动时,必须提供个人劳动保护卡(劳动保护卡必须记有:年龄、工龄、现岗位工龄、身体状况、三级安全教育情况),对没有劳动保护卡的,项目部有权拒绝接受,项目经理部使用外包工、临时工,必须经劳动人才公司审核,办理有关进场安全教育,符合条件的持人才公司发放的临时上岗证上岗;进入厂区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经过厂区一级安全教育,车间二级教育及班组三级教育,进出厂区必须持有出入证。
5.4.2对项目部新招聘的人员,由项目部综合室负责,质安组配合安全教育,各专业施工队、作业班组进行本专业教育及入场教育,合格后, 方可上岗操作,并建立劳动保护卡,对未经三级教育的人员,作业承包队应拒绝分配工作。
5.4.3对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操工、起重指挥等), 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4.4项目部每周星期一组织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总结上周的安全情况,布置下周的安全工作;
5.4.5各专业施工队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安全会,各施工班组每周做好“三上岗、一讲评”记录。
5.4.6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必须对操作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对架子的搭设、拆除要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并向操作工人进行详细交底,并到现场指导,专职安全员监视全过程;
5.4.7凡未经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的,作业班组有权拒绝接受工作;
5.4.8作业班组在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组织班组内部人员认真学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接交底要求施工,如因交底错误而发生事故,由交底者负责,如因不按交底要求操作而发生的事故,由操作者负责;
5.4.9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事故处理坚持做到 “三不放过”原则。
5.5、执行安全设施验收挂牌制度 本工程将对下列设施执行验收挂牌制度: 5.5.1脚手架;
5.5.2各种洞口、临边围栏及防护设施;
5.5.3为作业安全、机电安全防护需要专门配置的各种设施。
19
5.6、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5.6.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结构和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网络。
5.6.2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配合安全教育提出安全目标口号与安全施工警句,在脚手架上将其布置在醒目位置。此口号与警句能增强安全生产气氛,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5.6.3工地每月二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由专职安全员和施工员实施,每个作业班组结合上岗安全交底,每天进行安全上岗检查。通过安全检查活动,不断提高和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并通过检查活动本身可以发现和解决隐患。
5.7、确保资源投入
5.7.1对于安全所需的合理资源,必须给予重点保证,包括人、才、物等方面,如个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所配的防护设施,“四口”、“五临边”所需的防护,脚手架所需的安全防护材料、安全用电所需的标准铁壳配电箱、漏电、过载保护器、高空作业、交叉作业、深坑作业所需的防护措施等,以确保从资源配置上不留缺口,给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5.7.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工程上使用的安全设施器材全部采用经城乡建委科技处检定过的厂家产品,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 6、环境保护措施
6.1、噪音控制 6.1.1噪音源的控制
6.1.1.1产生建筑施工噪音的主要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机动翻斗车、振捣棒、木工机械等。
6.1.1.2各部门应对产生噪音的重点设施、设备采取合理安排布局,加强设备润滑和维护保养等有效措施,并控制和执行相应作业指导书和设备点检规程,以减轻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1.2交通运输噪音控制
6.1.2.1各部门应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防止环境噪音污染。
6.1.2.2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
6.1.3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将对噪音控制的要求通知各分包单位,并严格执行。 6.2、粉尘污染防治管理 6.2.1防治粉尘污染的基本原则
加强对可能产生粉尘的物资管理,有效防止粉尘污染,规范建筑施工操作。 6.2.2粉尘排放源的管理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