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部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本题共5题,共10分)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__________、人格结构完整、__________。
压力有内部和外部之分。教师的内部压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应对机制是人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应机制,其心理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成分包括积极情感、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__________为目的,以__________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请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本题共10个小题,共10分。) 1.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的心理失衡现象指的是:() A.心理问题 B.心理健康 C.心理疾病 D.心理障碍
2.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3.对待同样迟到的好学生和差生,教师的态度不同,这是()造成的。 A.知觉误差 B.理解误差 C.社会认知偏差 D.人格缺陷
4.由于管理能力的欠缺,有的教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争取不当班主任,这是一种()心理应对。
A.自发的 B.自觉的 C.积极的 D.消极的 5.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不包括()。
A.培养学生调整自己目标的能力 B.强调考试的重要性
C.矫正学生的认知方式 D.让学生学会有意识调控自己的情绪 6.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核心因素是:() A.积极情绪 B.成功体验 C.智力因素 D.非智力因素 7.“心理咨询使人更加相信自我,而非更加迷信别人”。这体现心理咨询的() A.交友原则 B.共情原则 C.自助原则 D.发展原则 8.教师由于对工作的过高期望,产生的职业倦怠,这种原因属于:()
A.社会层面的因素 B.个人层面的因素 C.学校组织层面的因素 D.职业倦怠的危害 9.如果有些目标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而且实现的概率很小,这时应该:() A.继续努力 B.学会放弃 C.加大投入 D.不断幻想
10.教师应具备的各项积极情感可以集中体现在对()的态度上。 A.学生 B.职业 C.教材 D.自己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请在每小题的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用“×”、或“√”表示您的判断,共5题,共5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和不健康有明确严格的界限。() 心理压力和心理挫折对一个人来讲,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 教师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就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表面上看是教育方法问题,实际上是教育观念问题。() 在学校,只有那些有心理困难以及轻度神经症患者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提供帮助。()
师德部分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D 3.D 4.D 5.C 6.D 7.A 8.A 9.C 10.B 11.D 12.B 13.B 14.D 15.B 16.B 17.A 18.D 19.B 20.B 二、多选题
1.ACDE 2.ABCD 3.ABD 4.ABCDE 5.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 14.√ 15.× 16. √ 17. × 18. × 19. × 20.√ 21.√ 22.× 23.× 24.× 25.√
四、1.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谦虚和蔼、尊重理解、一视同仁、角色置换。
3.(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4)确保教育的战略性原则;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4.(1)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3)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4)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 (5)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6)良好的性格特征; (7)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5.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心理答案 一、填空
1.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 2.过高的自我期待过强的心理冲突 3.认知态度
4. 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 5.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 二、选择:
1.A 2.D 3.C 4.D 5. B 6.B 7.C 8.B 9.B 10.A 三、判断:
1.x2.√3.x4.√5.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