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二)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3:55: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阶段评估检测(二)

(第三、四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解析】选D。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A正确;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可以将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但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错误。 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探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选C。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结果加碘液都不会变蓝色,A错误;加热会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以过氧化氢为底物,且淀粉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B错误;鲜肝匀浆含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FeCl3作为无机催化剂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探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左右,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3.(2019·兰州模拟)用α、β、γ表示ATP上3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 P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A.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DNA的复制 B.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

D.ATP 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解析】选C。ATP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可作为转录合成RNA的原料,A错误、C正确;ATP分子中只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叶绿体中水的分解利用的是色素吸收、转化的光能,而不是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D错误。 4.关于丙酮酸生成CO2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成立的是 ( ) A. 既可生成[H],也可释放少量能量 B.既可生成ATP,也可消耗ATP

C.既可在硝化细菌内进行,也可在酵母菌内进行 D.既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解析】选B。丙酮酸分解产生CO2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该过程可以产生[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A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但是不消耗ATP,B错误;硝化细菌、酵母菌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而原核细胞中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正确。

5.(2019·哈尔滨模拟)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热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酒精中的化学能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H2O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解析】选A。依据产物酒精可推知条件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少量的能量,没有释放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H2O,B错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错误;物质a为CO2,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错误。

6.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解析】选D。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含量下降,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内环境pH略有下降,A正确;O2浓度降低,无氧呼吸增强,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B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C正确;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氧气减少直接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7.(2019·茂名模拟)甲(人的成熟红细胞)和乙(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其中前者没有其他细胞器,但后者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甲能存活120天左右,而乙能存活好几年。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 是 ( )

A.甲的ATP来自细胞呼吸,而乙的ATP来自光合作用 B.乙更新的蛋白质可通过胞间连丝由相邻的细胞提供 C.甲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种物质的速率不受氧浓度限制 D.细胞寿命的长短与细胞结构的完整程度有一定关系

【解析】选A。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所以细胞内的ATP只能来自无氧呼吸;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内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既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也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A不合理。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使细胞之间能够进行物质交换,B合理。由于人的成熟红细胞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主动运输中所消耗的能量只来自无氧呼吸,所以吸收某种物质的速率不受氧浓度限制,C合理。由于细胞乙的结构比细胞甲的结构更完整,所以细胞乙的寿命比细胞甲更长,D合理。

8.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小球藻细胞,能看到的结构 是 (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中心体 B.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叶绿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叶绿体 D.细胞壁、核糖体、染色体、细胞板

【解析】选C。小球藻属于低等植物,在高倍显微镜下,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低等植物细胞中能观察到细胞壁、叶绿体、染色体和纺锤体;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结构,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板在分裂末期才一会出现。 9.如图所示的是细胞分化的实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据图分析,A、C、D图示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且细胞数量不变,表示的是细胞分化过程;B图示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变,数目增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 10.(2019·濮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2n=6)处于分裂期的一个细胞中的6条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其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动物的基因型为BbXY B.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D.该细胞内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解析】选A。由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基因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左起第二条含A的X染色体与左起第4条常染色体发生了易位,所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XY,A项错误。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项正确。该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推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C项正确。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该细胞已经完成复制,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氧气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NADP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

C.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和酒精的酶

【解析】选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叶绿体中氧气浓度最高;细胞呼吸消耗氧气,所以线粒体中氧气浓度最低,因此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氧气浓度为: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正确。乳

A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二)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zsfk4iqm025ui718xfz9x6b742s6901ds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