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信号判断准则 数字通信优缺点
通信系统与方式的分类:FDM、TDM、CDM;并行、串行;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信息量、信息熵的计算
模拟或数字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度量:传信率、传码率;误码率
第二章 确知信号
功率、能量信号的定义,其各自功率和能量值得特点。 能量谱密度、功率谱密度物理含义
由自相关函数性质计算均值、方差、功率等。 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的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的计算 判断平稳
各态历经性,及其与平稳之间的关系 自相关函数的性质:均值、方差、功率 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
高斯过程:一维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与互补误差函数之间的关系 平稳随机过程经过线性系统: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 窄带随机过程:同相、正交分量分布特征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高斯白噪声与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功率,带宽
第四章 信道
无线信道:反射;散射 有线信道:
恒参信道:无失真传输条件 随参信道:频率选择性衰减
信道容量的计算:模拟、数字系统
第五章 模拟调制
幅度调制:调制解调方法,已调信号频谱,抗噪声性能分析
角度调制:调制解调方法,FM信号功率、调频指数、最大频偏、带宽,抗噪声性能分析 系统性能比较(抗噪声性能、带宽) 系统性能:信噪比计算(重点) 频分复用概念的理解
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带宽,定时分量,直流分量(例6-1、6-2) AMI,HDB3码编解码
无码间串扰条件:最高频带利用率,理想低通与余弦滚降各自优缺点
误码率计算
眼图:作用,从眼图可以获得的信息(眼图模型) 部分响应:目的,实现方法,相关编码 时域均衡:作用
第七章 数字频带传输 调制解调方法(框图)
已调波形:ASK与FSK、PSK信号之间的关系,画波形 已调频谱:带宽 FSK解调,带宽
PSK与DPSK之间的关系 误码率计算
调制系统性能比较:误码率,频带宽度,对信道变化敏感性
MASK(单极性,因已调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即载波分量)和抑制载波MASK(双极性) QPSK:格雷码,A/B方式实现框图 MASK误码率
误码率与误比特率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抽样定理:低通,带通 均匀量化:信号量噪比 非均匀量化:
x-y非线性变换的关系 PAM、PCM概念
13折线、15折线比较 13折线折叠码编码译码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与增量调制:信号的最大斜率
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
监督关系式,监督矩阵,生成阵,许用码组,码率,码重,检纠错能力,码字接收(判断接收码字的正确与否) 线性分组码 线性码封闭性 循环码
第十二章 正交编码和伪随机序列 正交编码 伪随机序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