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等奖 何处春江无月明
——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感
浙江省温岭市方城小学五(3)班 王啦咪
月夜,静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我心潮翻滚。雷锋——这个在中国人心中永远铭刻的词,又再次那么强烈地撞击我的心房。雷锋被万恶的旧社会逼得家破人亡,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而他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努力地活着,回报党,回报社会。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坚守岗位??这些高尚的溢美之词都与雷锋划上了等号,因为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不计利,默默无闻。
掩卷思索,其实,在21世纪的现在,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普通人与雷锋一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演绎出了不普通的生命。
何玥,广西桂林一个12岁的女孩,当她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之时,并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反而劝说父母将自己的一肝两肾捐给需要移植的人,宁可让自己残缺地离开,用生命接力的方式将自己短暂的人生演绎得精彩纷呈。“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正是对何玥的真实写照。在我们的家乡,几乎每一个渔民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神奇的手机号码,无论他们遇到任何危险,只要拨打这个号码,手机主人——郭文标,一个饱经风霜、普通至极的渔民,就会随时随地地出现,向渔民朋友们伸出救命的双手。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狂风暴雨,不管是涛天巨浪,还是水流湍急,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救渔民于水深火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不求回报。
何玥和郭文标不就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吗?
12岁的何玥,与我们一样,风华正茂、正值花季。但我们与她,又怎么能够比较?何玥面对困难,是如此的坚强,而我们呢?记得前几天,有个同学的手指被凳子的一角擦破了点皮,流出了血,他当时就痛得哇哇大叫,眼泪鼻涕一股脑流了出来,甚至还要打电话让妈妈接他回家!何玥面对的,是生与死的离别,她都能微笑面对,而我们的同学简直连她的皮毛都不是。在我们的身边,校园里、教室中,经常有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捡起一支铅笔,扶起一个瘦弱的肩膀,送给他人一个鼓励的微笑??而我们的心,是不是已经麻木不仁,经常无动于衷呢?对照郭文标、何玥,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啊!
深蓝的夜空空旷而辽远,它脚下的江水闪着黑色的眼睛,奔腾不息!在天地间一轮皎洁的月亮浑身闪着光华,努力驱赶黑暗,送来光明??
我沉浸在深深遐思中: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不正像此时的明月,不知不觉地,照亮了别人吗?是啊,“春江何处无月明”,让我们也来争当生活中的“月亮”照亮身边的世界!
评语:读过《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后,小作者深有感触,从文中的雷锋联系到身边实现生活中的人物:何玥——孩子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她以自己的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郭文标——我们温岭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同样以自己的行为感动了温岭人民,小作者善于从身边的人物中发现雷锋精神,以“何处春江无月明”一句诗来作比拟,生动形象而深刻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文笔优美,语言功底扎实,是一篇非常难得的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