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①x — — — ② x x x ③ x — x ④ x x —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
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3、师朗读歌词。 4、学生朗读歌词。
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
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一、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 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