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过程工艺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刘代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2:24: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过程工艺学》

刘代俊、蒋文伟、张昭编著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 思考题

1.试叙述浮选过程中需使用哪几类药剂,各起什么作用。

答: 浮选过程加入药剂是为了改变某些矿物的湿润性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浮选剂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捕收剂--使某些矿物表面生成一层憎水膜,而与气泡结合使矿上浮。

起泡剂--促使液体形成外膜结实的气泡,并且有较长的持续时间。起泡剂亲水极性基朝向水,非极性基朝向空气,可避免气泡兼并,降低界面张力,使气泡稳定。

抑制剂--增加矿石中非上浮组分的亲水性使之完全沉底,从而提高选矿效果。

调节剂--在不再引入其他杂质的情况下,调节pH,消除有害离子的影响,调节泥浆的分散度和絮凝度。

2.已知矿石已被粗碎成400mm,现需要粉碎到0.074mm(200目),试选用适当的破碎机与流程(规模3万吨/年)

答:由题目知道,进料粒度400mm,按破碎机的进料粒度范围首先选择颚式破碎机(进料粒度250~1250mm,破碎比2.5~4),取破碎比为3.5,则出料粒度d1?D0400??114mm, i13.5根据破碎比,在进料粒度允许情况下,选择锤式破碎机(进料粒度40~300mm,破碎比8~20),取破碎比15,则出料粒度d2?d1114??7.6,到达粉碎机允许的进料粒度范围。选择球磨机(进料粒度i2154~25mm,破碎比60~340),将破碎比控制在103左右,即可达到粉碎后粒度0.074mm.

矿石→筛分→颚式破碎机→筛分→锤式破碎机→粉碎机→筛分→出料

3.简述磷矿石酸浸取分解的介微观过程,并解释为何在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答:磷矿石酸浸取主要是磷矿先被磷酸分解成磷酸一钙,磷酸一钙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此外,还存在一些杂质副反应,如:第一步反应生成的氢氟酸,与磷矿中二氧化硅生成氟硅酸,氟硅酸分解有四氟化硅气体产生;磷矿中含有镁的碳酸盐,与磷酸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是气体产生的另一种途径。

4.采用二水物工艺生产20%磷酸(P2O5),反应温度为75℃,求此时对应的SO3 平衡浓度。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又由于矿种含有较多杂质,要求实际控制SO3浓度为4.5%,此时能否保证二水物工艺的正常进行。

解:生产20%磷酸(P2O5)时,75℃对应的A=-0.891,B=0.282,按照式3-16计算: ws=-0.891×0.2+0.282=0.1038=10.38%

即二水物工艺生产20%磷酸(P2O5),反应温度为75℃对应的SO3 平衡浓度为10.38%。

要求控制的控制SO3浓度为4.5%,在75℃时允许的SO3 平衡浓度范围内,所以能够保证二水物工艺的正常进行。

5.阐述单槽多桨流程中反应槽的几个区域在工艺安排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单槽多桨反应槽由两个同心直立圆筒组成。分解过程在环形室中基本完成,中间的内筒起消除磷矿短路和降低过饱和度的作用。环形室内有八个搅拌桨和多个阻涡挡板。搅拌桨造成料浆沿环形室以大流速朝一个方向运动形成湍流,环形区分8个小区,中心筒为第9区。第一区送人矿浆和返回的稀磷酸,第二区末端送入硫酸,第八区两个溢流口一个通向一区送去回浆,一个通向九区。料浆从九区底部打出。

第四章 思考题

1.生产乳化炸药时,黏度约为1.5×105cP,搅拌釜的容积为2.3m3,试选择合适的搅拌桨。

解:1.5×105cP=150Pa·s,2.3m3=608gal,由图4-3可知螺旋桨及涡轮适用。

2.对于平行反应,有化学反应速率式 rS?k1C2AcB,rS?k2cAcB

试问,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中应怎样选择反应器和控制浓度,才能使产物P有较大的收率。

答:由题知,a1>a2,b1=b2,根据表4-7可得,连续反应使cA、cB都变大,使用平推流反应器或者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进行操作,可以使P有较大的收率。间歇反应应尽力使cA、cB都高所以一次性加入所有A、B.

化学工业出版社

3.讲述硫酸作催化剂对DOP生产的作用机理,并简述书中间歇法生产邻苯二甲酸增塑剂的工艺流程中硫酸的走向,并解释这样处理的原因,若采用固相催化剂时,又该怎样处理?

答:硫酸催化剂电离出H+首先进攻单酯中羧基的酰基氧,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形成醇分子羟基氧原子亲核进攻的有利条件,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形成双酯。

间歇法生产DOP过程中的硫酸由双酯化反应釜顶部加入,在釜内催化酯化反应后,随酯化液进入中和洗涤器,被NaCO3溶液中和后随废水排出。原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氧化的作用,如长期停留在反应体系中不脱除,与醇作用易生成醛类、烯类、醚类、以及硫酸酯类副产物,影响产品色泽和酸值,为保证产品质量,在酸催化反应结束后,应立即将其从酯化液中脱离出去。

若采用固体催化剂,可以将固体催化剂安装在固定床上,使反应物流经固定床,即可发挥作用。其优点如下:①原料利用率高;②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于硫酸法工艺的活化温度;③回收醇使用时间长,原料醇质量适应性强;④工艺废水量小,水质好,处理简单;⑤工艺热能利用率高;⑥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腐蚀小。

4.试叙悬浮聚合工艺的基本思路,并考虑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有无固相产生。

答:先将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内,在搅拌下继续加入分散剂水溶液和其他助剂,后加引发剂,密封,抽真空,以氮气排除釜内空气。最后加入单体,升温至预定温度进行聚合,为了缩短聚合时间,也可将排氧后的釜内物料先加热至预定局和温度,然后引入单体聚合。

有固相产生。第一种由于搅拌过快,黏结成块;第二种,当聚合反应转化率较高时,液珠会基本变成固体颗粒。

5.试叙离子膜在电渗析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膜,能否生产烧碱,二者有何不同,可查相关资料说明。

答:离子膜的作用:运用正负离子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与反应过程进行耦合。同时膜体中的活性基团中的固定离子,排斥Cl-和OH-,从而获得高纯度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没有膜材料,也可以生成烧碱,工业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通过电解食盐水溶液来制取,途径有:隔离法、水银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他两种方法都是在没有膜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使用电渗析法,没有膜材料,则不能得到纯净烧碱,但可以得到含有烧碱的产品。

原理不同:膜分离是阴极生成氢氧根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来到阴极一侧,结合生成烧碱。直接电解过程是电解食盐水,得到氢氧根和钠离子,结合生成烧碱。

《化学过程工艺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刘代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0ag37mscx47ty60k27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