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律法考 (www.xilvlaw.com)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1)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其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
A选项,本质的同源性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A项错误。
B选项,彻底的人民性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题干没有表明这种“借鉴”反映彻底的人民性。B项错误。
C选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各个方面吸取经验,反映了其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特征。C项正确。
D选项,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因此,直接予以排除。
希律法考 (www.xilvlaw.com) D项错误
●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2)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试题答案 AD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
A选项考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地方权力机关,因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A项正确。
B选项考查行政法部门,行政法部门包括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B项错误。
C选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国内法组成,不包括国际公法。C项错误。
D选项考查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其中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D项正确。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3)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
希律法考 (www.xilvlaw.com) 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 试题答案 B 试题解析
A选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据此可知,这里不包括乡镇的人大代表。A项错误。
B选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必须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B项正确。
C选项,《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由此可见,审计机关是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要受到上级审计机关及国务院总理的领导。C项错误。
D选项,《宪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
希律法考 (www.xilvlaw.com) 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因此,国家主席“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但进行一般礼仪性的国事活动,如对外出访,则不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D项错误。
●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
(4)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 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 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 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里的“执法”是指在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上讲的,是指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全部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行为。执法为民理念不仅鲜明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而且科学明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本质和目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文明执法。
A、B选项,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执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其生命力就在于人民性。A、B项正确不应选。
C选项,执法主体必须是专门设置的享有执法权的国家机关,人民群众没有执法权,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