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语言迁移现象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美国语言学家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他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认为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二语/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原来的母语语言行为习惯会影响到新的语言习惯,当母语(L1)的某些特征与目标语(L2)相似或一致时,起促进作用,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当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很大时,易产生干扰(interference),即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一.不同语言层面的语言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涉及到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各个层面: 1.语音层面
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语音/b, t, d, p/等与汉语相应的音相似,因此说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发这几个音时不会有太大困难。但是,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用语调来辨别句义,而汉语则属于 \声调语言\language),属于阴阳上去四声的声调语言,以声调区别字义。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相差很大。比如英语的某些音素在汉语根本没有,如[θ] [δ] [?] [∫],所以thank, they, thing,shell常被
第 1 页
读成[sink][zei][sin][sel]。英语中的失去爆破、辅音浊化、连读、重音等,也往往会令中国学生犯难,容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迁移。 2 词汇层面
英语的词汇极为丰富,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现象非常普遍。二语习得者在处理和运用英语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因而出现各种词汇的错误,如词性错误、词汇搭配错误、词义误用等。比如,有中国式英语表达,把\家用电脑\(personal computer)说成\把 \跑车\(sports car)说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划分上有差异,学习者常犯类似错误,把\一个英国人\(an Englishman)说成\几支钢笔\用some pen而不在pen后加s。 3.句法层面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句法结构差异较大。英语的语序多为主语(S)+谓语(V)+宾语(O),而汉语的语序多取决于句子的意义,因而主语与动词的次序比较灵活。句法的差异造成了语序、表达结构和关系从句等方面的句法迁移。比如,中国学生习作里的错句,按汉语语法规则把句子\我昨天去超市买东西\翻译成\buy things.\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相对来说,英语的语序、形态的变化比汉语丰富和复杂,英语学习者往往会在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方面犯错误。 4. 语用层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过
第 2 页
程中,会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误用母语的语用规则,出现语用迁移现象。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寒暄、致谢、抱歉、谦让等都带有一定民族文化模式。比如,中国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问及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家庭状况,但如果对外国人问\或\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对方会认为是在粗暴干涉他们的个人隐私,从而造成不快。再比如,西方人一般将别人的赞美视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在交际中趋于接受,一般会说\
you\而中国人却一般比较含蓄、谦虚,不正面承认。 二.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Lado指出:\学生在接触外语时,会发现一些特征极易掌握,而另外一些则很难。与母语相像之处简单,而不同之处则感到困难。曾经对外语和母语进行过比较的教师对学习中的难点会更清楚,因而教的更好\。外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干扰,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成效。
第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特点,预见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视汉英两种语言差异大的地方,分析讲解因语言迁移造成的语言错误,通过更多的操练和巩固使用,使学生用心领会,掌握正确的用法。 第二,控制使用汉语,营造英语交际环境,强化英语交际。外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控制使用汉语,增加学生联系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减少过多使用汉语而造成对学生英语直接思维的负迁移干扰,不利于学生英语
第 3 页
思维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必须成为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汉语,有目的地以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过程,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
第三,外语教学不应该只是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也应该把文化教学纳入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导入文化教学,避免对异文化不适应、不理解产生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引导学生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要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学中要重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教学教材要重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和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 三、结语
语言迁移现象可能出现在二语习得的各个方面,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区分母语与二语在音、词、句、意等方面的本质不同和差异。帮助学习者提高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共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语教师应该重视语言对比和错误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加强文化教学,引导学生正
确认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逐步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第 4 页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第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