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化学第五次调研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5:15: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 亚硫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2NA,故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故C错误;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为稀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反应停止,且盐酸易挥发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用22.4L?mol?1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否为气体,二、是否为标准状况下。 14.邻甲基苯甲酸主要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其结构简式为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能与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该物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且含有甲基的共5种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H2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邻甲基苯甲酸中不含酚羟基,不能与溴水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能水解说明含有酯基,甲酸酯基与甲基处于邻、间、对位有3种,再加上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苯酯一共5种,故B正确;

C.该物质中只有苯环与氢气加成,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甲基碳属于饱和碳原子,其与周围四个原子构成空间四面体结构,不能全部共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有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酮,注意酯基和羧基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5.如图是l mol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H(单位:kJ· mol-1)示意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常温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该

A.由图可知,MgF2(s)+Br2(l)=MgBr2(s)+F2(g)△H=+600kJ· mol-1 B.MgI2与Br2反应的△H<0 C.电解MgBr2制Mg是吸热反应

D.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答案】D 【解析】 【分析】

A.Mg(s)+F2(l)=MgF2(s)△H=-1124kJ·mol-1,Mg(s)+Br2(l)=MgBr2(s)△H=-524kJ·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

B.溴化镁的能量小于碘化镁的能量,溴的能量大于碘的能量,所以MgI2与Br2反应是放热反应; C.生成溴化镁为放热反应,其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D.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 【详解】

A.Mg(s)+F2(l)=MgF2(s)△H=-1124kJ·mol-1,Mg(s)+Br2(l)=MgBr2(s)△H=-524kJ·mol-1,将mol-1,故A正确;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一方程式相减得MgF2(s)+Br2(L)=MgBr2(s)+F2(g)△H=+600kJ· B.溴化镁的能量小于碘化镁的能量,溴的能量大于碘的能量,所以MgI2与Br2反应是放热反应, MgI2与Br2反应的△H<0,故B正确;

C. 生成溴化镁为放热反应,其逆反应为吸热反应,电解MgBr2制Mg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易错点D,注意物质能量与稳定性的关系判断,难点A,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浓H2SO4的反应(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资料:微量Cu2+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Cu2++4OH? =[Cu(OH)4]2?,[Cu(OH)4]2?溶于甘油形成特征的绛蓝色溶液。

编号 实验用品 实验现象 I 10mL 15mol/L 过量铜片 浓H2SO4溶液 10mL 15mol/L 剧烈反应,品红溶液褪色,150℃时铜片表面产生大量黑色沉淀,继续加热,250℃时黑色沉淀消失。 剧烈反应,品红溶液褪色,150℃时铜片表面产生少适量铜片 量黑色沉淀,继续加热,250℃时黑色沉淀消失。 II 浓H2SO4溶液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将装置C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

(3)实验I中,铜片表面的黑色沉淀可能含CuO、Cu2S或CuS。为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取出反应后的铜片,用水小心冲洗后,进行下列操作:

i. 黑色沉淀脱落,一段时ii. 开始时,上层溶液呈无色,一间后,上层溶液呈无色。 段时间后,上层溶液呈淡蓝色。 甲认为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证明黑色沉淀不含CuO,理由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仅通过颜色判断不能得出上述结论,理由是______。需要增加实验iii,说明黑色沉淀不含CuO,实验iii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4)甲同学对黑色沉淀成分继续探究,补全实验方案: 编号 实验操作 取洗净后的黑色沉淀,加入适量_____iv 溶液,加热。 (5)用仪器分析黑色沉淀的成分,数据如下: 150℃取样 铜元素3.2g,硫元0.96g。 230℃取样 铜元素1.28g,硫元0.64g。 色气体,底部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实验现象 黑色沉淀全部溶解,试管上部出现红棕230℃时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

(6)为探究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取230℃时的黑色沉淀,加入浓H2SO4,加热至250℃时,黑色沉淀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管底部出现淡黄色固体,溶液变蓝。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 (7)综合上述实验过程,说明Cu和浓H2SO4除发生主反应外,还发生着其他副反应,为了避免副反应的发生,Cu和浓H2SO4反应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答案】Cu+2H2SO4(浓)CuSO4+SO2↑+2H2O NaOH溶液 实验i和ii对比,上层溶液

i中上层溶液无色, 颜色不同,说明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2+,说明不含Cu2+,因此黑色沉淀不含CuO。溶液中Cu2+浓度过低,无法呈明显的蓝色 取实验i的上层清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甘油,振荡,未观察到绛蓝色 HNO3 CuS CuS+2H2SO4250℃S↓+CuSO4+SO2↑+2H2O 将烧瓶中10mL15mol/L的浓H2SO4加热至250℃以上,其后加入适量铜片 【解析】 【分析】

(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 (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污染空气; (3)①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2+,溶液变蓝;

②溶液中Cu2浓度过低,无法呈明显的蓝色;检验上层溶液是否含有Cu2; (4)试管上部出的现红棕色气体是NO2,底部淡黄色固体是S单质; (5)根据n(Cu):n(S)可计算化学式;

(6)取230℃时的黑色沉淀,加入浓H2SO4,加热至250℃时,黑色沉淀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说明放出二氧化硫气体,试管底部出现淡黄色固体S,溶液变蓝说明有CuSO4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7)综合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加热至250℃时可避免铜与浓硫酸发生副反应。 【详解】

(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SO2↑+2H2O;

CuSO4

+

+

(2)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装置C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装置图为;

(3)①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2+,溶液变蓝;实验i和ii对比,i中上层溶液无色,说明不含Cu2+,因此黑色沉淀不含CuO。

②如果溶液中Cu2浓度过低,也无法呈明显的蓝色,所以仅通过颜色判断不能得出黑色沉淀不含CuO的结论;根据资料信息:微量Cu2+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Cu2++4OH?=[Cu(OH)4]2?,[Cu(OH)4]2?溶于甘油形成特征的绛蓝色溶液。因此说明黑色沉淀不含CuO的实验iii的操作和现象是取实验i的上层清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甘油,振荡,未观察到绛蓝色;

(4)黑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为红棕色气体是NO2,氧化产物是S单质; (5)230℃取样,铜元素1.28g,硫元0.64g,则n(Cu):n(S)=

+

1.280.64:=1:1,所以230℃时黑色沉淀6432

(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考化学第五次调研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0ige0qmw51jxus0hkxz44s0w0d4ij00w4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