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这些线路上一般只装设简单的电流保护。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一般又简称为“后加速”。所谓后加速就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地动作,然后进行重合。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间切除故障,而与第一次动作是否带有时限无关。后加速的配合方式广泛应用于35KV以上的网络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因为在这些线路上
一般都装有性能比较完善的保护装置。 后加速保护的优点:
a.第一次是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特别是在重要的高压电网中,一般不允许保护无选择性的动作而后以重合闸来纠正。 b.保证了永久性故障能瞬间切除,并仍然是有选择性的
c.和前加速相比,使用中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一般说来是有利而无害的。
后加速保护的缺点:
a.每个断路器上都需要装设一套重合闸,与前加速相比较为复杂; b.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原理接线图如5-12,LJ为过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它起动时间继电器SJ,然后经整定的时限后SJ2触点闭合,起动出口继电器ZJ而跳闸。当重合闸以后,如前分析,JSJ的触点将闭合1s的时间,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LJ再次动作,此时即可由时间继电器的瞬时常开触点SJ1、压板LP和JSJ的触点串联而立即起动ZJ动作于跳闸,从而实现了重合闸以后使过电流保护加速的要求 八、单相自动重合闸
在220-500KV的架空线路上,由于线间距离大,运行经验表明,其中绝大部分故障都是单相接地短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把发生故障的一相断开,然后再进行单相重合,而发生故障的两相仍然继续运行,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这种方式的重合闸就是单相重合闸。
单相重合闸的优点:
a.能在绝大多数的故障情况下保证对用户的连续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由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向重要负荷供电时,对保证不间断地供电更有显著的优越性。
b.在双侧电源的联络线上采用单相重合闸,就可以在故障时大大加强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动态稳定。
单相重合闸的缺点:
a.需要有按相操作的断路器;
b.需要专门的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相配合,再考虑一些特殊的要求后,使重合闸回路的接线比较复杂;
c.再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由于非全相运行能引起本线路和电网中其它线路的保护误动作,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予以防止。这将使保护的接线,整定计算和调试工作复杂化。
*潜供电流:当故障相线路自两侧切除后,如图5-15所示,由于非故障相与断开
相之间存在有静电(通过电容)和电磁(通过互感)的联系,因此,虽然短路电流已被切断,但在故障点的弧光通道中仍然有如下的电流: 1)非故障A通过A-C相间的Cac供给的电流;
2)非故障相B通过B-C相间的电容Cbc供给的电流; 3)继续运行的两相中,由于流过负荷
电流Ifa和Ifb而在C相中产生互感电势Em,此电势通过故障点和该相对地电容而产生的电流。这些电流的总和就称为潜供电流。 九、综合重合闸
在采用单相重合闸以后,如果发生各种相间故障时仍然需要切除三相,然后再进行三相重合闸,如重合不成功则再次进行重合。因此,实际上在实现单相重合闸时,也总是把实现三相重合闸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考虑,故称它为“综合重合闸”。
实现综合重合闸回路接线时,应考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下:
1)单相接地短路时跳开单相,然后进行单相合闸,如重合不成功则跳开三相而不再进行重合;
2)各种相间短路时跳开三相,然后进行三相重合。如重合不成功,仍跳开三相,而不再进行重合;
3)当选相元件拒绝动作时,应跳开三相并进行三相重合;
4)对于非全相运行中可能误动作的保护,应进行可靠的闭锁;对于在单相接地时可能误动作的相间保护(如距离保护),应有防止单相接地误跳三相的措施; 5)当一相跳开后重合闸拒绝动作时,为防止线路长期出现全相运行,应将其它两相自动断开;
6)任两相的分相跳闸继电器动作后,应联跳第三相,使三相断路器均跳闸; 7)无论单相或三相重合闸,在重合不成功之后,均应考虑能加速切除三相,即实现重合闸后加速;
8)在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如又发生另一相或两相的故障,保护应能有选择性地予以切除;
9)对空气断路器或液压传动地油断路器,当气压或液压低至不允许实行重合闸时,应将重合闸回路自动闭锁;但如果在重合闸过程中下降到低于允许值时,则应保证重合闸动作的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