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年度审核表
公司名称 地 址 联 系 人 移动办公号码 e-mail 供方编码 审核日期 审 核 代 表 审核人员 陪审人员 产品类别 审核形式 生 产 特 □成批生产 □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单台生产 点 质量体系/所使用/产品认证/依据的质 证书名称量标准名及编号 称/编号 一 设备/设施 1.产房布局 2.环境的整洁程度 3.生产设备有无合适的保养 * 4.是否有一个预防的保养系统 面积: 平方米 □差 □一般 □良 □优 □差 □一般 □良 □优 □差 □一般 □良 □优 □无 □有 评分:设备/设施 1 2 3 4 注意:索取一份设备/设施清单 二 质量管理组织 1.品质负责人是否兼任他职,兼何职? 2.每班是否有质量监督? 3.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系统是否有相应的书面文件?(例如:质量手册、检验标准/异常处理流程等) 4.有无根据质检人员实际情况拟定培训课程? 5.相应培训记录是否齐全?(含培训考核记录) * 6.生产人员是否有机会参与质量活动(例如会议、质量小组) 7.在适当的场合,是否进行工序能力分析? 若否,供应商是否愿意实行这种分析? 8.倘若用户要求,供方是否能提供材料/零件符合图纸/规范要求的相关证明含ROHS报告? 评分:质量管理组织 1 2 3 4 5 6 7 8 三 进料检验 1.是否设立专职人员对来料进行检验? * 2.是否建立了检验规范? 3.是否有自己的原材料测试设备? 4.是否有外发加工?外发加工是否有足够控制来保证其质量? 5.是否清晰明确表明外购材料/零件的检验状态? 6.来料检验的记录是否齐全? 评分:进料检验 1 2 3 4 5 6 四 制程管理 1.是否制定了工序流程图? 2.是否制定了工序管理图?(如:QC工程图/控制计划) 3.所有班次检验人员是否都在关键工序点上检验半成品,并留下相应记录? 4.质检人员是否清楚要检测那些特性?有无适用的检验规范? 5.外观检验是否有合适的目测标准?(外观标准书、限度样品等) 6.工序间流动时,是否清晰、明确的标示零件/半成品检验状态? * 7.检验和测试设备是否满足过程检验需要? 8.检出的异常是否得到记录与监控,以查明问题之所在并掌握其发展趋势? 9.是否划分不良品放置区域,并严格将制程不良品放在该区域隔离? 10.是否有程序规定制程中的不合格品德处置方式? 评分:制程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最终检验 1.最终检验/测试是否由质检人员进行或质检人员监督? 2.是否使用正式的抽样标准并是否合适? 3.是否使用书面的检验/测试规范并是否合适? 4.是否保留最终检验的记录? * 5.发现异常品时,该如何处理?是否有书面的处理流程规范? 6.是否有流程正式通知客户在客户处或路程中疑似材料? 评分:最终检验 1 2 3 4 5 6 六 包装 1.当客户需要时,是否能提供书面的专用包装式样书? 2.是否有防范措施以预防包装过程中易出现的短装及混装现象? * 3.质管部门是否有阻止发货的权利? 评分:包装 1 2 3 七 不合格品管制 1.是否有书面文件确定不良品如何处理? 2.维修/返工部品或材料是否通过二次检验?是否保留返工记录? * 3.废料或退回材料是否被标识隔离,防止被误用或流出? 评分:不合格品管制 1 2 3 八 信息交流/文件管理/仪器管理 1.供应商是否有一个合适且正式的接收订单、工具和设备的系统? 2.供应商是否有书面的变更管理的规范且是否合适? 3.现场使用的相关文件是否被认可(受控)? 4.文件修订是否能轻易被识别?记录是否保存完好? * 5.用于测量、测试或监控产品质量的仪器设备是否有进行规范管理? 6.仪器设备的检测结果是否被认可?(仪器有无被校验合格) 评分:信息交流/文件管理/仪器管理 1 2 3 4 5 6 九 寿命试验和可靠性测试 1.供应商是否进行产品可靠性测试/鉴定试验? 2.是否做样品的寿命试验? 3.供应商是否理解客供图纸上的可靠性试验是必须进行的? * 4.供应商是否有试验设备或是否愿意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测试? 评分:寿命试验和可靠性测试 1 2 3 4 十 有害物质管理 1.供应商是否进行产品有害物质管理? 2.是否有建立ROSH的测试方法和检测设备,能够实施对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控制? 3.是否有明显的标识对含有禁止使用物质的物料进行区分并分区存放? * 4.是否对材料供应商提出了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要求,是否符合要求? 评分:有害物质管理 1 供方编号 公司名称 地 址 审核代表 2 供方类别 3 产品类别 联系人/方式 审核日期 全项目标可得分 总 分 最高可得分 4 供方质量考察得分栏(组)评分 一、设备/设施 二、质量管理 三、进料检验 四、制程管理 五、最终检验 六、包装 七、不合格品管理 八、信息交流/文件/仪器管理 九、寿命试验和可靠性测试 十、有害物质管理 注:审核表审核内容共设10大综合管制程序,合计50条条款,每条款设置评分数为2分。完全实际得分 符合2分,部分符合1分,不符合1分。 ●所有带星号的问题必须得到肯定的答案 ●每组(管理项)分数不可低于最低接收分 ●A、B类供应商(总分)百分数必须≥70% ●C类供应商(总分)百分数必须≥60% 供应商审核评语: ●整改报告件数: ●要求关闭时间: ●整改效果结论: 实际关闭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