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精细化复习单元测试卷(A卷)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A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42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2、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B. t=2s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t=4s物体回到出发点 D.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变小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20 0 -2
1 2 3 4 t/s v/ms-1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 )
A. B.
ts2sts2t C. D.到
ts2st之间的某个值
5、一个小孩在绷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绷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在他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至原高度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a段和de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可知 ( ) A.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t1~t5
B.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t2~t4 C.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t3 D.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t2、t4
6、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第 1 页 共 6 页
高三物理一轮精细化复习单元测试卷(A卷)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7、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t-v0
,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t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t-v0
,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s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 C.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8、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
v0+vt
2 大
v0+vt
2
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0、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11、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
第 2 页 共 6 页
18m 停 车 线 高三物理一轮精细化复习单元测试卷(A卷)
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12、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9.8m/s2
13、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20c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
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 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 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 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
1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轨道上,一前一后相距S,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者同时开始运动,甲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 A.a1=a2,可能相遇一次
B.a1 第 3 页 共 6 页 高三物理一轮精细化复习单元测试卷(A卷) C.a1>a2,可能相遇二次 D.a1 第Ⅱ卷 客观题部分(58分) 二、实验题(15分) 15、某同学做了一次较为精确的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实验所得到的纸带如图6所示。设0点是计数的起始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第一个计数点与0点的距离s1应为 cm,物体的加速度a = m/s。 16、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2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图线; 第 4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