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第二次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 C.[蛛]丝[马]迹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详解】
“虎”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蛇”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蛛”(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马”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所以,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鸡][犬]不宁”。 【点睛】
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 A.可以将蛋白质、无机盐等废物排出 B.能够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有利于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意义代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详解】排泄能将人体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A符合题意;排泄的意义代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BCD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排泄的意义。
3.韭菜在遮光条件下长成韭菜黄,在光照条件下长成绿韭菜,影响韭菜颜色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答案】A
B.水
C.温度
D.空气
B.[鹬][蚌]相争 D.[鸡][犬]不宁
【解析】
韭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如将韭黄移到光下,韭黄中将有叶绿素形成,因而将变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所以影响韭菜颜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点睛: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4.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如果因外部因素导致性状改变,这一改变的性状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不是只有一个基因,A错误;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B正确;
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并不是都相同,C错误;
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有可能不会遗传给后代,一般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点睛: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在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5.下列是用酸奶机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制作前用开水对酸奶机容器进行消毒②盖上容器盖和酸奶机盖,通电发酵6~8小时③量取一定量的牛奶(加热,温度不超过42℃)后与适量新鲜酸奶一起倒入酸奶机中,用勺子搅拌均匀 ④发酵后的酸奶放入冰箱保存8~12小时再食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制作酸奶的操作顺序依次是:①制作前用开水对酸奶机容器进行消毒;③量取一定量的牛奶(加热,温度不超过42 ℃)后与适量新鲜酸奶一起倒入酸奶机中,用勺子搅拌均匀;②盖上容器盖和酸奶机盖,通电发酵6~8小时;④发酵后的酸奶放入冰箱保存8~12小时再食用;。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6.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常常需要进行染色.规范的染色方法是() A.将染液直接滴在观察材料上,再盖盖玻片 B.盖好盖玻片,再将染液滴在盖玻片上
C.盖好盖玻片,将染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D.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染液,再将观察材料展平在其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 解:染色时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故选C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7.鸟类都具有的繁殖行为是( ) 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交配、产卵 C.求偶、产卵、孵卵 D.产卵、孵卵、育雏 【答案】A 【解析】 【分析】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一定有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这三个过程是必须自己亲自完成。 【详解】
鸟类在繁殖和发育过程中行为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会在某一种鸟的身上都得到体现,但其中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都必须要的。故本题的答案为A。 【点睛】
鸟的繁殖和发育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但并不是所有鸟类都要将这些阶段都经历了。
8.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为胎生并用母乳哺育后代的是( ) A.家兔
B.鳙鱼
C.扬子鳄
D.家鸽
【答案】A 【解析】
家兔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并用母乳哺育后代,A正确;鳙鱼是鱼类、扬子鳄是爬行类、家鸽是鸟类,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CD错误。
9.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建筑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 A.A型 C.A型或O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据此解答。 【详解】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 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不然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型。故选A。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0.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大大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D.改变非生物部分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小。所以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1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C.排尿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D.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答案】B 【解析】
B.B型 D.AB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