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5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A、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W);故A错误; B、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故B错误; C、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A);故C错误; D、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故D正确。 故选D。

电流的符号为I,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A);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电阻的符号为R,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2.【答案】C

【解析】解:A、木质铅笔里的碳芯其主要成份是石墨,是导体,不合题意; B、导线中的铜丝,是金属,是良好的导体,不合题意;

C、钢丝钳把手上的塑料套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符合题意; D、蓄电池内的硫酸溶液容易导电,是导体,不合题意。 故选:C。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3.【答案】B

【解析】解:

风、水、潮汐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火力发电利用煤进行发电,煤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也不能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则火力发电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知道各电厂发电原理、知道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 4.【答案】C

【解析】解:

A、抽油烟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A错误;

B、空调机是压缩机在工作,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B错误;

C、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正确;

D、电视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声能、光能以及少部分内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第9页,共20页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热效应。据此分析选择。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热效应的应用,分析时注意看是否把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5.【答案】C

【解析】解:

A、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

B、笔记本电脑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手电筒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正确; D、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2)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

(3)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芯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芯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D

【解析】解:

A、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路面的内能,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 D、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做功和热传递虽然都能改变物体内能,但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而做功是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两者的实质不一样。 7.【答案】B

【解析】解:

A、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布清洁正在工作的灯具时,可能会因湿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施救,故B正确;

C、三脚插头最长的脚折弯后,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没有接地功能,当用电器金属外壳漏电时,会危及人身安全,故C错误;

D、家庭电路的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代替,是因为铜的熔点高,当电流过大时不能熔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1)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 (2)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第10页,共20页

(3)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4)保险丝是采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可以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的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应该熟知,并应在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8.【答案】A

【解析】解:把两个铅柱的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故选:A。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引起火灾。 故选: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0.【答案】D

【解析】解:A、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等因素有关,只根据温度不能判定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

B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故BC错误; D、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铁块会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1.【答案】D

【解析】解:

A、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能用WiFi上网,属于无线传输,是利用了电磁波能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吸管被餐巾纸摩擦后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

C、铜的导电性能比铁的导电性能好(即电阻率小),所以,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故C正确;

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阻为零时,不会产生热量,所以不能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电饭锅的电阻丝,故D错误。 故选:D。

(1)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2)摩擦可以使一部分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第11页,共20页

(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又能反映出它的性质。电阻率的大小是选择导线首先要考虑的。

(4)超导现象是导体零电阻现象。

本题是一道综合电磁波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12.【答案】C

【解析】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 B、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只有定向移动方向才是电流方向;故B错误; C、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故C正确;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 (4)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明确形成电流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C正确。 故选:C。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 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运用,属于基础题。 14.【答案】D

【解析】解:由P=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1===24Ω,R2===48Ω,

两灯泡串联接在12V的电路中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A,

则电路总功率:P=UI=12V×A=2W,故AB错误;

2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且R1<R2,根据P=IR可知,灯泡L2的实际功率较大,则灯泡L2较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两电阻串联接在12V的电路中时,根据灯泡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总功率;

第12页,共20页

2019-2020上学期期末九年级物理考试模拟题(含答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mq57hwcf9mzf00wrvr0a0pl1szsm00hh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