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1:51: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21-25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正确答案数目为2-3个,选不全得1分,错选0分)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4.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5.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

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 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

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6.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7.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8.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9.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10.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c为刺激部位,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侧为正电位,神经纤维膜内侧为负电位 B.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刺激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偏转

11.下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 C.若a是凋亡的细胞,则a被b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 D.若a是HIV,则b是T细胞,HIV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瘫痪

12.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13.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准确理解裁判员的指令,主要依靠( ) A.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言语区 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 D.下丘脑

14.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50 μ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15.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6.研究生长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常用的方法是( ) A.饲喂法 B.注射法 C.阉割移植法 D.以上三种均可 17.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长,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合成,经胞吐形式分泌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原体

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不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 18. 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球细胞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19.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D.癌细胞

2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21.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22.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坐骨神经——腓肠肌的连接相当于一种突触,则突触前膜是轴突膜,突触后膜为树突膜 B.甲图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 得所需时间为2×10导速度是30m/s。

C.由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膜电位变化随之增强

D.检测坐骨神经——腓肠肌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发现乙酰胆碱通常2ms左右被清除,说明一次神经冲动只引起一次肌肉收缩

23.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号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不

合理的是( )

?3?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

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

实用文档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np58lnum5nrap1rg1l036aw5tvxo00xr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