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9:0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6·淮阴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血浆中含有能中和细菌外毒素的蛋白质 B. 小肠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C. 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HP

D.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2. (2016·盐城模拟)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 血浆蛋白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3. (2016·镇江检测)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D.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4. (2016·南京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 内环境温度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D. 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

5. (2016·泰州调研)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等离子有关

① 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②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丙中 ③ 丁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 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乙内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2016·苏州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体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然能够保持稳定 B. 腹泻会导致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由此带来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C. 内环境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D. 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排出人体时,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7. (2016·扬州中学)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37℃,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持续一

1

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体温由37℃上升至39℃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 B. 体温由37℃上升至39℃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 C. 体温由39℃降至37℃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D. 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

8. (2016·南京模拟)如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量均会有所增加

C. 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 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9. (2016·姜堰模拟)如下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10. (2016·泰州中学)分析如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 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11. (2016·淮阴中学)如下表所示为测得的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 ) 蛋白质 2

Na+ K+ Mg2+ Ca2+ Cl- 有机

(mmol·L-1) ① ② 142 5.0 2.5 1.5 147 4.0 1.25 1.0 103.3 114.0 酸 6.0 7.5

16.0 1.0 A. ①属于组织液,②属于血浆

B. 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总量增多 C. CO2在①中的浓度小于在②中的浓度

D. 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上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2. (2016·海安中学)如下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B. 甲的含义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 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 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二、 多项选择题

13. (2016·盐城中学)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 发生在人体中的B→C的物质交换受堵会引起组织水肿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D. 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

14. (2016·泰兴中学)如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3

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 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减少 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三、 非选择题

15. (2016·无锡检测)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 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a表示 ,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字母) ;c表示 ;d表示 。

(2) 以上b、c、d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 。 (3) c液与b液相比,c液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是 。

(4) 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够通过体液调节和 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1. B 【解析】 能中和细菌外毒素(抗原)的蛋白质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含

HC、

4

江苏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八单元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o8h501xh5gf8x599ez10e609m87w01bd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