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为什么要除以2呢?”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而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再除以2。 4、教学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通常我们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字母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ah÷2 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2、火眼精金辩对错。 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3、做15面这样的小旗,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S= a h÷ 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六、作业: 必做:数基第22页1—3题。 选做:数基第23页第4题。 教学反思: 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第二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 电教手段:电子白板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一个三角形的高是18厘米,面积是108平方厘米,求底是多少?(课件出示) 底 =三角形的面积×2÷高 a = s ×2 ÷h 高 =三角形的面积×2÷底 a = s ×2 ÷h 二、解决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题。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弄懂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2、自主练习第5题。 巩固三角形面积的变式练习,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再用列方程的方法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解决。 3、自主练习第6题。 先独立解决,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一共需要多少钱”,先要知道“这块地能种多少棵花”,要求“这块地能种多少棵花”,就是用种花的土地面积除以每棵花的占地面积。 三、拓展练习。 1、自主练习第7题。 动手操作题目。学生通过实践和计算,就会发现在这些图形中的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原图形的一半。 2、自主练习第8题。 这是一道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阴影部分面积的综合性题目。本题思考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3、自主练习第9题。 这道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可不做同一要求。练习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求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和相互交流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必做:数基第23页5—7题。 选做:数基第24页第1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梯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演示法,讲授法。 电教手段:电子白板 教学具准备: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进行铺垫。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计算? 2、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推导的? 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工人制作椅子的场景,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椅子的面是梯形的。梯形的上底是32厘米,下底是?? 2、你真会观察,你还想知道它的哪些信息? 预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这个椅子的面积是多少? 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2、交流汇报。 a把梯形划分成两个三角形; b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c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3、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 小学电子备课(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