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 复习题三
一、单选题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 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 D),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
A、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B、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C、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D、专项施工方案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C )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 监督检查。
A、项目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安全部门经理
3.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包含( C ) 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A、经济 B、文明施工 C、安全技术 D、组织
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需经( D )签字后实施。
A、专职安全员 B、项目经理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5.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 C )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A、经济 B、文明施工 C、安全技术 D、组织
6.对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 A )组织专题技术论证,并报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7.( A )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拟采用部门 D、建设单位 8.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后,由( A )签署。 A、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 B、施工单位负责人 C、建设单位负责人 D、接收单位负责人
9.检测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对检测结论有异议的,由( C ) 的检测机构复检。
A、提出异议的单位另行委托 B、原来选定 C、提出异议的单位与原检测单位双方共同认可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委托
1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检查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
第 1 页 共 20 页
建设强制性标准,对( B )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
A、未经检测 B、涉及结构安全 C、存在质量隐患 D、涉及工程质量
1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 A )取样检测。 A、见证 B、自行 C、三方共同 D、检测机构
12.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取样数量的( B )。
A、20% B、30% C、40% D、50% 1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 )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不需要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虽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但仍不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一律不予验收
14.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 B )组织。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15.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是( D )。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检验批
16.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质量保修制度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防渗漏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D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7.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D )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A、监理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18.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 B )。 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B、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C、试件检测机构试验室 D、搅拌机出料处
19.混凝土强度达到( B )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A、1.0 B、1.2 C、1.5 D、1.6
20.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或不易同时砌筑时,为了保证砌体接槎部位的砂浆饱满,一般应留(A )。
A.斜槎 B.直槎 C.马牙槎 D. 直槎,但应加拉结筋 21.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B )。
A.分段砌筑 B.同时砌筑 C.分层砌筑 D.分别砌筑
第 2 页 共 20 页
22.砖砌体留直槎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 B )设一道。 A.300mm B.500mm C.700mm D.1000mm
23.砌砖墙留直槎时,必须留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留一道,每层按( C )墙厚留一根,但每层至少为2根。
A.370mm B.240mm C.120mm D.60mm 24.砖墙不得在( C )的部位留脚手眼。
A、宽度大于1M的窗间墙 B、梁垫下1000 mm范围外 C、距门窗洞口两侧180 mm内 D、距砖墙转角430 mm以外 25.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 A )。
A.一般为10mm,并不大于12 mm B.一般大于8 mm,并小于10 mm C.一般大于10 mm,并小于12 mm D.一般为8 mm,并不大于12 mm 26.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不少于( C )。 A.50% B.70% C.80% D.100%
27.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 B )。
A、1/3 B、2/3 C、1/2 D、3/4
28.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 D )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A、12 B、16 C、20 D、24
29.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 B )为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A、群体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分项工程 D、专项工程 30.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A )主持编制。 A、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企业主管部门 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B)审批。
A、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企业主管部门 32.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B )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 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33.土的天然含水量反映了土的干湿程度,按下式( B )计算。
A.w?34.某土样质量为200克,在烘箱中烘干后质量为160克,则其含水量为( C )。 A、80% B、20% C、25% D、15% 40/160=25%.
35.在1000克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B )克。 A.25 B.29 C.30 D.33
mw?100%mB.w?mw?100%msCw?ms?100%mDw?ms?100% mw第 3 页 共 20 页
设水的质量为X,则X/(1000—X)=3% 1.03X=30 X=29 36.下列情况中,计算土的体积用最后可松性系数的是( B )。 A、计算挖出土的运输车辆 B、计算回填土的土方量 C、计算挖土工程量 D、计算挖土机械工作数量
37.某基坑体积为100m3,如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1.05,最后可松性系数K,s为1.03,则开挖后松土体积为( A )m3。
A、105 B、103 C、208 D、2
38.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其中最后可松性系数是表示( D )。 A、松土经夯实后的体积减小 B、开挖后土的体积增加 C、填土压实后土的体积与松土体积之比
D、填土压实后土的体积与天然状态下土的体积之比
39.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m3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土质为密实的粘土( KS=1.35, K,s =1.15),其填土挖方量为( B )。
A、2962 m3 B、3478 m3 C、4000m3 D、4600m3 V3=4000 V1=4000/1.15=3478
40.根据土的可松性,下面正确的是( B )。
A、V1>V3>V2 ( 1> K,s > KS ) B、V1 42.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可采用的布置是( A )。 A.单排井点 B.双排井点 C.环状井点 D.U型井点 注:如果大于6米呢?面积较大呢?大于6米采用双排井点,面积较大采用环状井点 43.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透水性时,宜将透水性较大的填料( C )。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间 C.填在下部 D.与透水性小的填料惨杂 44.基槽(坑)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挖土,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45.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 C )m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A.50—100 B.100—150 C.150—300 D.300—400 4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 D )方可运输。 A、30% B、70% C、75% D、100% 制作——30% 起吊——70% 47.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中心距小于等于4倍桩径时,应按( B )顺序施打。 A、逐排打设 B、由中间向两侧打设 C、由四周向中间打设 D、随意打设 第 4 页 共 20 页 48.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中泥浆在成孔过程中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D )。 A、携渣 B、冷却 C、润滑 D、护壁 49.模板及支撑在支设时应符合( D )。 A、保证结构构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B.足够的稳定性 C.接缝严密、不漏浆 D.以上三项都是 可做多选 50.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 B )。 A.0.8‰—1‰ B.1‰-3‰ C.3‰-5‰ D.0.1‰-0.3‰ 51、某梁的跨度为6M,采用钢模板、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底模起拱高度可为( D )。 A.1mm B.2mm C.4mm D.8mm 52.模板拆除顺序应按设计方案进行。当无规定时,应按照顺序( A )拆除混凝土模板。 A.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B.先支先拆,后支后拆 C.先拆次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D.先拆复杂部分,后拆简单部分 5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般的拆模顺序是( C )。 A.先拆底模,后拆侧模 B.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 C.先拆侧模,后拆底模 D.先拆承重模板,后拆非承重模 54.跨度为6M、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C )N/mm方可拆除底模。 A.15 B. 21 C. 22.5 D.30 55、悬挑长度为1.5米、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阳台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C )时方可拆除底模。 A.15 B. 21 C. 22.5 D.30 注解: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值的百分率要求按以下表,梁、板分8以内和8米以上,分别是大于等于75%和大于等于100%,悬臂不分,都是大于等于100%。 结构类型 梁、板 结构跨度(m) ≤8 >8 悬臂构件 ≤2 >2 2 2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75 ≥100 ≥75 ≥100 具体选题中会换算,比如跨度为6米的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30×75%=22.5N/mm 56.不同种类钢筋代换,应按( D)的原则进行。 A.钢筋面积相等 B.钢筋强度相等 C.钢筋面积不大于代换前 D.钢筋受拉设计值相等 57.多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的是(C)。 A.绑扎 B.闪光对焊 C.电渣压力焊 D.电弧焊 第 5 页 共 2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