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陋室铭
日期: 等第 学习目标 课题 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 积累文言词汇,借助注释读懂全文。 陋室铭 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情趣。 在诵读中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感受铭文内容广博而文辞简约的特色。 目标层次 A B C C 课前自学 1.资料助学。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铭,是一种文体,是用来陈述功德或警戒劝勉自己的,一般用韵。对于铭的特点,陆机在《文赋》中评: “博约而温润”。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温,即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德xīn( ) hóng( )儒 案dú( ) 苔héng(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有仙则名( ) 可以调素琴( ) 谈笑有鸿儒( ) ....斯是陋室( ) 无案牍之劳形( ) 何陋之有( ) ....4.铭文内容广博,本文不仅写了陋室之内,还写了陋室之外,请归纳完成下表。 地点 要素 人 景或物 事 陋室之内 苔痕、草色 素琴、金经 —— 陋室之外 孔子 5. 统领这些广博内容的核心句是哪一句?请摘录回答,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课堂探究 1. 交流“课前自学”部分练习,质疑、解惑。
2. 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作者的理由有哪些?
[答]
3. 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答] 4.文章写陋室部分言辞简约却魅力无穷,请仔细阅读相关语句,回答问题。
①这部分反复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一句并赏析它对于表达作者志向所起的作用。
[答] ②“素琴”和“丝竹”同为娱人之物,为什么作者“调素琴”,却认为“丝竹”“乱耳”?
[答] ③有人说,“苔痕上阶绿”一句中“上”字一字传神,你认为它有哪些神韵?试作分析。
[答] 5. 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答] 巩固拓展 请深入再读全文,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两句也是对偶句,它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
[答] 2.作者在文末引用了孔子的话,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为什么作者只引用了后半
句?
[答]
3. 假设你有一间书斋,你会为它起什么名字呢?这个名字寄予了你什么样的情感呢?
[答] 阅读《陆游筑书巢》选文,回答问题。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③槁枝:枯树枝 4.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答] 5.陆游的“书巢”又寄托着主人怎样的人生意趣?
[答]
(苏州十六中 陆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