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思与做 湘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38: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思”与“做”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此种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探究在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意义。顺应此主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些做法,个人认为这些做法已显示了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我的体会是落实三“思”和两“做”

一、“三思”即先思后做、边思边做、做完再思。

1、先思后做:实验前要把实验目的、用品、步骤在全过程中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再动手。这样可避免盲目操作,毛手毛脚;兴趣不稳虎头蛇尾;开始好奇愿动,后来嫌味怕险,不珍惜实验机会。例如:在学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一性质时,实验探究的内容为:“在第一个烧杯中盛有氨水,在第二个烧杯中盛有水,并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把它们罩在一个大烧杯中,再在大烧杯的外面放第三个烧杯,里面也盛有滴有酚酞的蒸馏水,观察实验现象” 。我先让学生熟悉实验目的、用品、步骤,提示氨水和酚酞的特殊性质,学生通过先思考假设、交流、讨论,然后自己做实验找到答案,得出了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而且学生对知识也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获取知识的渴望,学会了怎样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时,知识不再是单调、枯燥、抽象的文字,而是形象、生动、具体的应用。

2、边思边做:实验探究过程必须按步骤进行,正确操作,现象要明显,观察要细致,不能走过场、图热闹,避免只爱动手,不愿动脑,做完了事。例如:我根据《学生同步学习手册》中的一个实验探究题“将酒精灯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带有导管的干燥漏斗,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预测的现象是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证明了酒精中含有碳元素”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们去做。按照此方案,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导管口处几乎没有气泡冒出,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这时学生们便怀疑此方案的可行性,他们认真思考,相互之间争论激烈,最后终于找出了问题的原因:由于产生的CO2不会沿着特定的路线扩散,而是向四周扩散,只有很少量的CO2进入导管。那么,如何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呢?这又引发学生们的思考,积极动脑设计新方案,他们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出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焦虑,让学生品尝了学习的快乐与艰辛,更让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中边动脑、边动手的好习惯。

3、做完再思:做完实验探究要及时总结成败的关键,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习题,养成积极创新实验的良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实验内容,防止边做边看书,让学生做到“三思” ,我的具体做法是:⑴实验前设计一表格,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填写。有的内容如:仪器、药品、实验目的等可以在做实验前填好后带到实验室。这样在实验时尽可能不让学生带课本,带上表格即可,把表格作为实验报告课后交给老师。⑵实验开始时,让学生自己领取实验中所需仪器、药品,自己动手组装仪器,老师检查,指出不对之处,然后,老师讲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开始做实验。⑶实验过程中,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使实验过程成为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而不是学生做时,老师只做旁观者。如:气体的气味,收集气体的方法,出现某一现象的原因等问题。提问的方法:不是把所有的问题

都一起提出来一次性地向全班学生提问,而是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验进程,不时地向各小组提出与实验进程有关的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前精读实验探究的内容,从理论上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实验现象,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即做到“先思后做、边思边做” 。

二、“二做” 。

1、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做”实验。避免由于分工不明确,吵吵闹闹,盲目操作。如:做“实验室制取CO2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做了好长时间,澄清石灰水却没有变浑浊,于是在实验前我们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一是可能操作不规范,没有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二是可能生成的CO2中含有较多的HCl气体没有除杂;三是可能思迟手慢,没有注意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随着CO2的不断通入而又变澄清的过程,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把以上可能原因事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设计了新的合理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严格按规范操作,这样很成功地完成了实验,避免了实验探究的盲目性。

2、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有创见性地“做”实验。我的做法是:把课本上的实验习题有选择地布置一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做实验来完成习题作业。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也会不同。老师检查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后,合理者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分批地按照各自的设计方案来做实验。例如:在通过“白磷燃烧”这一变化,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时,教材中是用加热玻璃棒来引燃白磷的,而有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在插入玻璃棒时,会有少量气体逸出,影响实验效果。怎样防止气体扩散出来呢?学生们一致认为,若瓶塞始终塞紧就能做到。有的学生根据白磷的着火点较低,只有40℃这一特点,提出了用水浴加热盛有白磷的锥形瓶的方法,结果获得了成功。此时,学生们既高兴又自豪。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操作实验,可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激发起其求知欲,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

可以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随心所欲”,大胆尝试,不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学会做科学。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由传统的实验教学变为实验探究教学,能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实验的作用,使实验探究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思与做 湘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zpo0ts171xep036fj71ujtp7zqyg019k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