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急症处理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一、鼻出血:
让幼儿头稍往前低(而不是向后仰头),张口呼吸,用凉水毛巾用力按住流血的那个鼻翼2---3分钟即可。
二、鼻腔异物:安抚幼儿,让其深吸一口气,紧按无异物一侧的鼻孔,幼儿用力擤鼻,有时异物可自然排出。若不能排出,应立即去医院取出。
三、虫咬伤:不管什么蚊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洗一下,达到酸碱中和的作用。再用0.5%的碘伏消毒。
严重者,局部红肿明显,幼儿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
四、拉伤、扭伤:抬高患部,局部冷敷,48小时内千万不要热敷,根据具体情况送医院治疗。
五、骨折的急救处理: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则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若在包扎伤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到医院后,须向负责医生说明,提请注意。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者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4.腰椎骨折应将伤者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者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者,防止伤情突变。 5.送医院诊治。
六、烧伤、烫伤:如果被滚油、沸水烧烫,应赶快将受伤处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冷水冲洗,或置入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冲洗时间视伤势轻重而定,一般持续2---3分钟。但大面积深度烧伤禁用此法,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如果被热汤、热粥烫伤,应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开,充分暴露创伤面,再冷水冷敷。
七、咽部异物:首先让幼儿张大口腔,看能否发现鱼刺、骨头渣等异物。若不能应立即送医院取出异物。
八、气管异物:让幼儿弓弯腰,头尽量放低,成人在其后背肩胛骨处急拍几下或用手掌边缘从腹部用力往下推几下,借助气流使异物排出。若不能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九、惊厥:
幼儿惊厥后,不要惊慌。将沙布放到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要使患儿的呼吸道畅通,让其侧卧,松开衣领,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指压人中穴。迅速送医院急诊。 十、异物入眼:
意外事故的预防 一、预防外伤和烫伤
1、教育儿童是预防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 只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入园时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铁钉、小刀等)。各类活动时要对幼儿提出安全要求。
2、工作人员对儿童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
幼儿的关节、韧带、骨骼尚未发育完善,需要轻拉、轻抱避免脱臼或骨折。午睡时要随时注意幼儿的睡姿、被子有无遮盖口鼻等。
3、幼儿游戏和生活设施等要经常检修,并注意物品玩具等摆放的合理性。 4、预防烫伤 热源不进班。提开水时一定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等温度适宜时再倒入保温桶内,喝水前要在确定一下水的温度。拿热饭或提开水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儿童跑过来。热饭、热菜要温凉后再给幼儿吃。 二、防异物入体:
预防: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要将物品塞入口腔,鼻腔,耳朵里。 2、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常识
急救处理原则: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沉着、迅速通知保健医,准确的进行急救处理。通知园领导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
一、 头部摔伤:判断:是绊倒还是滑倒,是额部还是枕后着地,然后再作处理。
处理:出血,用清洁纱布按压伤口,及时送往医院。摔伤后有嗜睡,恶心,呕吐,抽搐等现象,立即送往医院。摔倒后肿起如无其它不良情况应及时冷敷消肿注意观察。保教人员应将幼儿在园内摔伤情况如实告诉幼儿家长。
二、烫伤:Ⅰ度烫伤:伤及表皮,红肿,3—6天痊愈,不留疤 II度烫伤:伤及真皮,局部可有水疱,疼痛明显,2—3周痊愈,无疤,重有疤。III度烫伤:伤及组织,引起全身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留疤。
处理: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或泡在冷水中。Ⅰ度可用烫伤膏。局部出现小水泡应加以保护,不应将其挑破以免感染。如烫伤严重或面积大应迅速送往医院。 三、异物入体:
1、异物入鼻:用手指按压无异物一侧鼻孔,用力向外擤鼻。无法取出,及时送往医院。 2、异物入眼;不能用手揉,以免伤害角膜。粘于球结膜上,用湿棉签轻拭去。入睑结膜内,翻开眼皮方可拭去。入角膜,应及时送往医院。
3、异物入耳:豆类入耳:可滴油,侧头单脚跳即可掉出来
小虫入耳:躲在暗处用手电筒照,引诱虫见光爬出,不出及时送往医院。 器官异物:小年龄,成人可倒拎其双脚并拍背。大幼儿,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成人拍其后背。成人站在幼儿身后,两手紧抱幼儿腹部,一手握拳,一手加压,迅速有力地向上勒挤。 四、鼻出血
鼻出血时先擦干净血液,如因碰撞外伤出血先检查鼻骨有无异常。不要低头或后仰,用手指压住出血一侧或捏住两侧鼻翼5—10分钟,同时用冷毛巾或毛巾包冰冷敷额头和鼻翼。上述方法处理出血不止应送医院检查。 五、骨折、脱臼、扭伤
骨折: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等。搬动时一定要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应将骨折处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一关节。紧急情况可就地取材或将患肢与健肢固定在一起及时送往医院。
脱臼:脱臼好发于肩关节、肘关节、桡骨头半脱位。脱臼后局部疼痛、肿胀、关节丧失功能,关节变形与健侧不对称。应及时到医院复位。
扭伤:好发于脚踝关节。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影响但关节可以活动。及时进行冷敷、抬高患肢、少活动。48小时之内禁止热敷。
六、高热惊厥:预防:多观察幼儿的情况如有发烧及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幼儿更应多注意。 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首先要镇静,通知保健医。不要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可用指甲掐人中穴合谷穴止痉。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擦浴腋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如果采取以下处理,痉挛不能平息,以至引起呼吸停止,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