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3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周晓枫

早晨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溶漾在室内。对面墙上,窗棂打成了整齐的格子,阳光充盈其间。伸了一个懒腰,我感到了暖棚中大白菜生长的快乐。已经九点了,可一切依然安静。

我在床上继续假寐了一会儿。就这样慵懒地待了很长时间,一个念头突然像清凉的水一样渗进我的头脑里:应该去远郊独自走走。我是个情绪主义者,立即被这一想法煽动起来。洗漱完毕,套上一条米色条绒的束腰连衣裙,我就像一颗幸福的花生走出了家门。

经过辗转的车乘,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临近中午。我爬上草坡,嗅到了四溢的草汁清香。像一只羊,我产生了由衷的感激和快乐,这快乐促使我继续向草坪深处走去。我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向阳的草被风整齐梳理。视线里已看不见同类了,我舒适地躺在这整匹的绿天鹅绒上。

这时,万仞阳光倾泻下来。云像神圣的大鸟飞过,天空一片吉祥。棉花是人类的种植,云是神的作物。草坡的绿色荡漾开来,有着细腻的层次过渡。还有那些美丽的花儿,开放着香气和色彩。

几只蜜蜂飞过来,它们的巢就在附近。多好,蜜蜂上班的地方离家这么近,何况它们的工作就是和甜蜜打交道,这里的蜜蜂真会享受。不像我,我像一只被生活击打的台球,屡经磕碰,最后还是要掉进陷阱中去。蜜蜂“嗡嗡嗡”自然又轻松地歌唱着,它们不学电视里的歌星,他们非得把五官拧在一起才能出声,好像不如此就不投入,可我看他们就像得了盲肠炎。随着蜜蜂的引领,我眯起眼睛,听到美妙的天籁普降下来。我享受着午后的动人时光,神清气闲,梦稳心安。

很多训导都在强调“享受”带来的害处,因为这个词让人联想起酒肉声色一类。这种理解是偏狭的,如同把财富的概念仅理解为货币和家私。有多少人是从闲章的鉴迹、韵琴的余音、奇书的灵光里??享受到心灵的真正的舒展,对“享受”不加分析的粗暴指责态度有失公道。一个人如果乐享山林之松涛、喜受水泽之浴濯,他可能更懂得对自然的感恩与回报,而我们却轻率地冠以“游山玩水”之名,在口气上埋藏轻微的嘲笑。

我承认自己意志的薄弱,浊世红尘中难以清修自持,但我觉得对于凡人,不是只有在刻意的清苦中才能维护品性的高洁。对肉体和精神的过分刁难与讨伐,未必一定能得到大觉悟,反而容易失去真性情。享受本身不是罪过,关键在于享受者的态度,如果能对享受从容出入——享受前不惶惑惊慌,享受时不贪恋忘返,享受后了无挂碍,也许我们更可以拥有一颗平常心,更懂得人生细处的温情,然后从一饭一钵、一言一举中,确定神示的道路和真谛。

春天,这只绿色的候鸟,每年都悄悄飞回。我看着矮岗上的那些树,它们像依着母亲的

孩子;或许春天就像一棵树,风把它轻轻晃动。谁把光的尘粒磨得更细,这轻盈的黄金弥散在整个世界??我打开内心的花朵,感知体外的天堂。我的骨头是笛子做的,风吹着我,满身都是音乐。人们啊,你们可以拿走我又苦又甜的巧克力爱情,可以拿走我细微起伏的灯芯绒温柔——别说我给你们的是虚拟的幸福,你们不知道,现在的我有多好。

多好,现在是春天,万物都奉献出它们亲爱的孩子。阳光多了,快乐就像浮游生物繁茂起来;春天来了,人们不由自主地善良起来。放下吧,眼光的剑和舌头的斧子,不要再相互伤害,让我们展开云水襟怀。 ....

我特别怕冷,因而害怕冬天严肃的脸。冬天我经常感冒,说话时觉得自己简直是个陌生人。穿着最厚的袜子最厚的鞋,只恨不能长出最厚的皮。我像米老鼠一样穿大厚鞋出门,用唐老鸭一样的哑嗓讲话,哪里能做个可爱的女人?而在春天的肌肤上,我的足尖芭蕾般轻盈灵动,并且,我用最动听的声音向春天说着甜言蜜语。

我在这个令人陶醉的下午浮想联翩,不知不觉睡着了。阳光盖在身上,青草铺在身下,我仿佛一只倍受宠爱的昆虫,一动都不动,不摇摆,也不飞翔。

漫长的午觉醒来了,已是黄昏时分了,太阳把它漂亮的晚霞斗篷脱在天边。我收拾好行装,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渐渐地暗了,可我一点也不忧伤,我感激这懒洋洋的一天。

(选自《山花》1996年第11期,有

删改)

11.文章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

12.说说“云水襟怀”在文中的含意。(2分)

1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6分)

(1)洗漱完毕,套上一条米色条绒的束腰连衣裙,我就像一颗幸福的花生走出了家门。

(2)阳光盖在身上,青草铺在身下,我仿佛一只倍受宠爱的昆虫,一动都不动,不摇摆,也不飞翔。

14.第五段作者为何用较多的笔墨写蜜蜂?(4分)

15.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浙西三瀑布记 [清]袁枚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推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未到三里许,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飞沫溅顶 顶:山顶 .B.及前谛视 谛:仔细 .C.飘散无着 着:着落 .D.或逼视而衣无沾 逼:靠近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同一自高而下之水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遂两宿焉 置杯焉则胶 ..C.为群磥砢所推挡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如考钟鼓于瓮内 室西连于中闺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领全文。起笔咏叹,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功能。接着以一个总括句,高度概括浙西三瀑的总体特点在一个“异”字。

B.作者除了生动地描摹三个瀑布各自的形神动态之外,还都极力描写它们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声音,突出它们各自声音的不同。

C.作者写三个瀑布,用了详略不同的笔法,前两个瀑布写得详细,后一个瀑布写得简略,详略得当,各得其所,使行文显得变化多姿。

D.文章的最后,作者用读“四书五经”的感受来比观赏这三个瀑布的感受:误以为是一个样,一一看过来才知道各有各有味道。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后 半 月 过 青 田 之 石 门 洞 疑 造 物 虽 巧 不 能 再 作 狡 狯 矣 乃 其 瀑 在 石 洞 中 如 巨 蚌 张 口 可 吞 数 百 人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未到三里许,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3分)

(2)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

[宋]彭芳远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余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注]①龙吟: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或低沉。②羽属水,乐音柔和温婉。商属金,乐音略带悲伤但却不凝重。③鸾胶:据传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21.上阕主要借 (意象)以诉诗人内心的 之声。(2分) ②

浙江省2016届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9655hql635m4z30uw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