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知识点复习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2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前地质时期距今大约46~38亿年前,最基本特征是原始地面的形成。陨星冲击地面产生强烈的火山活动。

隐生宙地质时期距今大约38~5.9亿年前,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形成了大型而稳定的大陆地块。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初的原始生命藻类。 显生宙时期:大约5.9亿年至今。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早古生代为三叶虫、鹦鹉螺、笔石、珊瑚、苔藓虫等海生无脊椎动物昌盛的时代。泥盆纪时,陆地上出现了大量裸蕨,鱼类大量发展,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石炭、二叠纪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早期是爬行动物的大量发展时期,恐龙统治了整个地球。中生代大部分时期,裸子植物居统治地位。晚白垩世被子植物兴盛,中生代末期有三分之一的物种遭灭绝。新第三纪,各种哺乳动物均已出现。第四纪人类出现。

地层:宇、界、系、统,群、组、段。时代:宙、代、纪、世。

构造、剥蚀地貌:山地、丘陵、剥蚀残山、剥蚀准平原、构造平原、断裂谷及断陷盆地。 山地:

①桌状山和方山:岩层倾角小于5°,坚硬的岩层构成平坦的山顶。

②单面山:单斜构造组成,两坡不对称。两坡坡度大致相等,山脊高凸称猪背岭。 ③褶皱山: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褶皱年代久,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④断块山:断裂作用上升的山。形成高原、山岳和丘陵。

极高山:海拔高度大于5000米,高山:3500~5000米,中山:1000~3500米,低山:500~1000米。

丘陵:绝对标高小于500米,基岩埋藏浅,山顶直接暴露。

构造平原:洼地、平原绝对标高200米以下,高原绝对标高200米以上。 山麓斜坡堆积地貌:倒石堆,坡面泥流,坡积裙,洪积扇,山前平原,山间凹地。 河流地貌:河谷,河床,河漫滩,牛轭湖,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间地块和水系地貌。

河谷:谷底,谷坡,谷缘。河流分为:少年期河谷V型,壮年期河谷U型,老年期河谷(阶地完整,牛轭湖和蛇曲发育)

河谷内地貌:河床,河漫滩,阶地和牛轭湖。

河床按形态可分为:顺直河床,弯曲河床,汊河型河床,游荡型河床。 河床地貌包括:岩槛,壶穴,深槽,心滩与沙洲。

河漫滩的堆积物,下层是河床相冲积物粗砂和砾石,上部是河漫滩相细砂和粘土,构成河漫滩的二元结构。

牛轭湖一般是泥炭,淤泥堆积的地区。

阶地自下向上称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根据阶地的成因分为: 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上基本没有冲积物。

基座阶地:由两层不同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 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

水系地貌:格状,平行状,放射状,环状,辫状,羽毛状,扇状,倒钩状,树枝状,向心状。

岩溶地貌:溶沟,石芽,峰丛,峰林,孤峰,坡立谷,溶蚀漏斗,溶蚀洼地,干谷和盲谷,溶洞,地下河,岩溶泉。

峰林相对高差100~200m,坡度很陡,一般在45°以上。

峰丛峰与峰之间形成“U”字形,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m。峰丛与峰林的主要区别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比例大于上部分分开部分。 坡立谷是指岩溶地区一些宽广平坦的盆地或谷底。 黄土地貌: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

黄土潜蚀地貌: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

海岸地貌:上界是风暴浪作用的最高位置,下界为波浪作用开始扰动泥沙处。划分为:滨海陆地(后滨带,潮上带),海滩(前滨带,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外滨带,潮下带)。

滨海陆地是高潮线以上至暴风浪所能作用区域,在此范围内有海蚀崖,沿岸沙堤和潟湖。

海滩是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地带,主要是海滩和岩滩。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只受浅水波的作用又称潮下带。

海蚀崖,海蚀穴,波切台,海岸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海滩,砂坝,砂堤,潟湖,海滨沼泽,砂咀,滨海平原。

湖泊和沼泽地貌:按湖盆的成因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和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湖。 云南滇池(地堑湖),白头山天池及五大连池(火山湖)。按湖的含盐量淡水湖(小于0.3%),微咸水湖(0.3%~2.47%)和咸水湖(大于2.47%)

湖泊中的堆积物,从湖滨至湖心依次为沙砾石至粉细砂,亚砂土至粘土,淤泥等。 东北沼泽是形成黑土的母岩。沼泽的堆积物由泥炭,有机质淤泥及泥沙组成。 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水堆积。 冰蚀地貌:冰斗,刃脊,角峰,冰川谷,羊背石。

冰碛地貌:被搬运的岩屑叫做冰碛物。冰川表面的叫做表碛,冰内的叫内碛,底部的叫底碛,冰川边缘的叫侧碛,侧碛合并后叫中碛,冰川末端的叫终碛。基碛丘陵,鼓丘,侧碛堤,终碛堤(尾碛堤),冰碛丘陵、冰碛平原。 冰水地貌:冰水扇冲积平原,冰砾阜及冰砾阜阶地,蛇形丘,锅穴。

风蚀地貌:石窝(风蚀壁龛),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风蚀垄槽,风蚀洼地,风蚀谷和风城。

风积地貌:砂丘,砂垄。

荒漠地貌: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冻土地貌:石海,石河,石冰川,石环,石圈,石带,冻胀丘,冰核丘,冻土阶地,热岩溶,多边形构造土。

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口。大火山口常形成一个缺口,称破火山口。岩浆从地下喷出时的中央通道称为火山喉管,它被熔岩和火山碎屑充填凝结而呈圆柱状的岩体,该岩体被暴露称为火山颈或火山塞。

火山熔岩地貌: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盖,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熔岩湖(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第四纪是指约243万年(简写为2.43Ma BP,下同)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 第四纪的特点是: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人类出现,显著的地壳运动,广泛堆积陆项沉积物。

第四纪分为4个时期: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地层分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

统(Q4)。

第四纪沉积物有海相,陆相,海陆过度相,构造成因,火山成因和人工堆积6个系列。

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地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劈理,节理,断层和层间错动带。 次生结构面:风化,卸荷及地下水作用形成的。如风化裂隙,卸荷裂隙和泥化夹层及爆破裂隙等。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将结构面的规模分为五级:一级指直接影响工程区域稳定性的区域断裂破碎带。二级指延展性较好,贯穿整个工程地区或在一定范围内切断整个岩体的结构面如断层,层间错动带,软弱夹层沉积间断面,大型接触破碎带等的分布和组合,控制了山体及工程岩体的破坏方式及滑动边界。三级指控制着岩体的破坏和滑移机理,常常是工程岩体稳定的控制因素及边界条件,如小断层,大型节理,风化夹层,卸荷裂隙等。四级是指可将岩体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结构体,如数米至数十米的节理,片理,劈理等,是岩体结构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五级指延展性极差的微小裂隙,主要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形态:平直状,波状,锯齿状,不规则状。 结构面的间距是指同一组结构面的平均间距。 结构面的连续性:非贯通的,半贯通的和贯通的。

结构面的张开度:密闭的小于0.2mm,微张的0.2~1.0mm,张开的1.0~5.0mm,宽张的大于5mm。

软弱夹层分为四类:软岩夹层,碎块夹层,碎屑夹层,泥化夹层。 泥化的标志是其天然含水量不小于塑限。泥化带的摩擦系数通常只有0.2. 结构面的变形可归纳为脆性破坏变形和塑性破坏变形。

岩体结构面的强度总是小于其侧岩强度。张性结构面多粗糙、起伏,抗剪强度较高;扭性结构面多光滑,平直,抗剪强度低。

结构体的形状有:立方体,锥体,棱面体,板状,柱状,楔状六种。 软弱结构面与边坡面斜交时,当交角大于40°时,可视为基本稳定结构。 地震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壳的振动现象。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bow5kogc8iiwm479fi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