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09: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中要注意保护,防止被水淋。设备到达现场后要正确安装,并再次测定绝缘和进行试运转,再次确认设备是否完好,电缆或接线盒吊挂等必须符合安规要求,接线工艺要符合安装质量标准,特别要做好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装置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采区低压电缆严禁使用三芯电缆、铝芯电缆、可延燃电缆及其它不合格的替代品,电缆破损严重的必须更换。对人为将防爆开关、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内的交流接触器顶住,造成在发生供电危害时不能自动分断而导致不良后果发生的责任人,必须严处。对手持式电气设备要加强其外壳的绝缘防护,如加装绝缘防护套、隔离层、绝缘支架等。有些矿井井下供电设备“三大保护”不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未装,采掘设备老化,机械化程度低,安全可靠性差,制约了生产能力发挥。 5、机电专业人才欠缺

煤矿是高危行业,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对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足够的择业吸引力,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几点维护工属于辅助工种,不加重视,待遇不高,造成机电工纷纷跳槽,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随着机电专业人才的不断流失,许多岗位人员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岗人员技术不成熟、知识储备不充足、相关操作经验缺乏,致使企业发展缺乏智力支撑,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和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有调查表明,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 6、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根据2005年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都应至少建

有 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而目前的煤矿,或是不理会这一标准,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考核;或是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能够贯彻执行下去。表现为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摆放、管线吊挂、安全间距、安全设施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首先,机电设备使用很不规范,有些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维护检修不到位,设备保养的及时性和充分性得不到保证。其次,技术管理手段落后,机电设备基础管理的电子化程度不高,一些设备的账务卡、图牌卡不齐全,或者账实不符;技术档案、图纸资料残缺不全;固定设备、流动设备管理不平衡,以固定设备为重点,忽视面广、量大、隐患多的流动设备。据统计,实际生产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到40%。 二、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改善的途径

煤矿机电事故频发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引起机电事故的潜在因素不断增加,因此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成为专家、 学者的讨论重点。“防患于未然” 才能更好的完成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而明确事故高发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现今的煤矿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设备维护不当;企业管理散漫等。煤矿行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行业,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从这几点入手,可以让我们更快找到预防机电事故的措施。 1、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依照有关设备管理的要求,设置应有的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设备、油脂等专业化管理小组,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工种岗位制度。企业要组织工作人

员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应将制度编印成册,发至工作人员手中;或者制成宣传图板,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做到设备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特殊的环境限制,使煤矿机器设备的维护存在问题和困难,但定期的检修却能在最大范围内减少损失。井下的供电、通风、 排水和开采都离不开机器设备的维持这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所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煤矿顺利开采的前提条件。而定期的设备检修能够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提高设备的性能,增加开采数量,提升产品质量。所以,应落实好机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切不可马虎大意,在检修时应当即时填写检修报告,明确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加大执行机电设备的监察力度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其次要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对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要全面提高, 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

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3、合理使用机电设备

煤矿井下空气潮湿及电气设备和电缆易受砸、压、碰而使绝缘破坏,极易发生人身触电、漏电及短路故障。由于漏电事故的长期存在会使雷管提前引爆;电气设备的长期过载,容易引起火灾;漏电和短路故障又容易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为此,矿井电气设备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人身和设备乃至矿井的安全,人身接触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所以正确选择和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并在运行中加强维护检修,防止短路故障和过负荷发生,装设并使用必要的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整定,均可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设备必须具有防爆性能。隔爆原理可分为四类:一是采用间隙隔爆技术。在外壳内部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后产生的压力和冲击波,不会引起外壳变形,并且从结合面的间隙逸出壳外的火焰等因与外壳充分接触并吸收热量冷却,也不足以引燃外部混合气体。二是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在条件允许下尽量降低电火花能量。三是采用超前切断电源和快速断电技术。四是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因此,煤矿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并且设备外壳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设置机械闭锁装置,加强日常的管

搜索更多关于: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的文档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c2s3t1lr507xn0uyq64mg6283nif00q2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