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方案
一、错台:混凝土平整度较差,模板拼缝或二次浇筑混凝土面高低不平,最大错台超过2cm。(内墙面普遍存在)
产生原因:模板加固不牢固,穿墙丝杆不均匀;模板拼缝错台,模板背肋尺寸误差较大;支撑加固不到位,模板校正未拉通线;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过大。
预防方案:1、加强模板加固,模板拼缝严密;
2、墙模板加固缩小拉杆间距(调整至450*600mm,第一道拉杆距离下部施工缝15cm,最上排拉杆距离倒角10cm,中间按重上向下分布)。
3、模板接缝:针对背肋尺寸误差,挑选方木或进行刨平处理;或采用80*80方木骑缝拼接模板。 4、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进行浇筑。
二、麻面:混凝土表面气泡严重,混凝土面拆模拉掉混凝土表皮。
产生原因:模板二次使用表面清理不干净,工人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薄弱,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模板加工不合理(内部木钉眼较多),拆模不注意成品保护。
预防方案:1、模板安装前必须清理表面沾灰,并涂刷脱模剂。
2、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分层浇筑(每层不大于50cm),按要求振捣(泵管处一组负责下料振捣,下料完成后另一组跟进振捣,振捣必须按“快插慢拔”进行,振捣间距30-40公分,振捣时间20-30秒左右,以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和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时为准,振捣器每层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预埋件或钢筋密集区域要加强振捣。)墙内不宜观测,严格按步凑、间距进行振捣
3、模板安装尽量减少木钉伸入内部,或采取先预拼,
放倒加固在拼装方法进行,模板拆除时要先松动模板,不可蛮力敲打、硬拉,注重成品保护。 4、钢筋不允许直接在模板上焊接,采取接渣措施。 5、挑选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振捣工作业。
三、蜂窝: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石子外露,预埋件周边混凝土不填充不饱满;漏浆致使混凝土缺浆。
拼缝不严密。
产生原因:振捣不到位,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放料堆积),模板
预防措施:1、混凝土振捣到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加强预埋件和钢筋密集部分振捣。
2、底板倒角浇筑混凝土必须分层进行,可在模板上
设置排气孔(直径2-3cm,间距50-60cm),止水带内外均要振捣,
浇筑顺序应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稍微凝固(铺设木板作为人员过道),在浇筑倒角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部分应采用人工拿钢筋棍插拔式振捣。
3、混凝土放料应均匀,墙分层浇筑;板不得在同一
点放料堆积,随放随摊铺,并振捣到位。
4、模板拼缝必须采用有效方式封堵,齐缝采用双面
胶,部分契型缝调整模板拼接;二次浇筑模板与混凝土面接缝(拉杆调整至接缝上15cm),拉杆紧固到位,模板拼接前必须修整接缝混凝土面平整,与模板贴合。
四、混凝土孔洞或缝隙夹层:混凝土缺失超过保护层厚度,特别预埋件位置混凝土孔洞严重(严格检查)
产生原因:混凝土振捣不到位
预防方案:加强混凝土振捣,特别是预埋件和钢筋密集位置、混凝土结构转角、止水带、止水条位置都需要加强振捣。(严格控制) 四、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而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墙体根部严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