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情况。井下识别分站出现无法识别定位卡、数据中断、出现无法读取识别卡、超时、欠时等系统异常报警,立即向调度室、值班领导及上级监控中心汇报,由调度室组织人员对异常分站进行抢修,并将异常原因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处理结果。识别卡异常,当系统无故显示定位卡超时、欠时等异常报警时,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识别卡电源损坏、机械损伤出现故障或该识别卡不能正常显示,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原识别卡进行维修或更换。
2、发生异常时立即上报县中心、矿调度,同时必须对故障及时检查分析,并填写《系统维修记录表》,对故障积极组织抢修,在48小时内不能修复正常的要及时请求上级技术帮助,同时及时上报县中心站。
3、一般故障时,要及时向矿调度报告,并安排专人进行抢修,直接恢复正常。识别卡出现故障立即按规定进行更换。
4、出现异常情况时,人员不得随意离岗,必须与调度和上级中心站保持通讯联系,以求最快处理完善,系统恢复正常。
17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五章 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
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设置了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系统后,可以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系统考勤等功能。并能通过系统清除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的迹象,可以为事故救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利用系统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下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对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
为便于集中管理、合理使用,矿井安全监测和生产监测合用一套监测平台,并在矿办公楼内设计算机监控管理中心。地面中心站配置监测主机、传输接口、打印机、调试电话主机等设备,井下分站在采、掘进作面,采区及工作面回风巷,总回风巷及井下变电所等地,设置甲烷、风速、风压、一氧化碳等传感器。系统主机实时巡检分站采集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处理,如有异常可根据设定进行报警、断电控制,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地面局域网发送到各级领导及各部门的多媒体终端。
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的人员定位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会发生一些事故,所以我们要加强人员定位的追踪,但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以致处理。现在好多矿的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目前井下人员的跟踪,基本上采用的是RFID。这种方法是在在矿井井口处,
18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或其它井下一些关键通道口,使用射频卡(RFID)读取的方法对下井人员进行记录跟踪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标识卡有效工作时间短
从煤矿人员定位发展情况看,有源标识卡取代无源标识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解决标识卡的供电问题,出现了灯卡合一的标识卡,严格地讲这样做是要破坏矿灯的防爆性能的。因此,开发低功耗、高效率的标识卡技术是当前人员定位系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2、在高速条件下定位人员漏检率较高
射频卡这种系统读卡速度十分有限,不能处理多人同时快速通过读卡系统的情况(例如乘车下井、多人一超行走),此时,系统往往会出现漏读; 提高系统在高速、大流量下识别的准确性是人员定位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 3、定位精度低
由于井下无线电传播信道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急需发展此种情况下的精确定
位技术。
4、标识卡价格昂贵、读卡器价格昂贵
5、单向信息传输,信息传输速率低
早期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的方向都是由标识卡到主站方向的,作为保证矿
工安全的系统确没有办法向井下发送信息,使该类系统所能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数据较低影响了系统的实时性。 6、功能单一
传统意义上的人员定位系统主要功能为,人员位置跟踪、考勤等,功能单一,
与安全监控系统,生产调度系统、采矿、地测等系统信息缺乏交互,彼此的信息不能共享,致使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几乎没有。现有的RFID射频读写系统(包括SuperRFID),很难实现井下人员的区域定位和井下人员的考勤,从使用的技术上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井下人员定位跟踪。
根据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的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还有的加强,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
19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007)》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识别卡或携带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和变化情况能够被实时掌握。2010年年底前,省骨干煤炭企业所属所有煤矿(不包括省骨干煤炭企业正在整合的矿井)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年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保障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河南省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统一领导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各项工作。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各产煤省辖市和省骨干煤炭企业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产煤省辖市政府要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相应组织机构,省骨干煤炭企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相应组织机构。各产煤省辖市和省骨干煤炭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要落实分管责任人和具体分管部门,加大安全投入,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早建设、早使用,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全面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二)依法监管监察。各级政府和负有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行业管理、规划建设等职责的部门要制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检查执法计划,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煤矿企业按期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做好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培训,每年至少开展1次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充分发挥其防灾、抗灾、减灾作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职责,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作为执法监察工作重点,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搞好工作协调。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进度,督促省骨干煤炭企业和各级政府落实工作措施;要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研究分析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提请省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各产煤省辖市政府和省骨干煤炭企业要按期总结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省有关部门要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