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写到荷花,试比较二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有删改)
(二)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
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屈平曰:“怀王以不知患臣之分,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三)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儿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通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B.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C.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D.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贯六艺“与“六艺经传”中的“六艺”均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乞骸骨”是指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令尹”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楚武王时设置令尹,入则领政,出则统军。 D.“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奏章的一种,一般用于较大的事件。本文中是上表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不慕名利、淡泊恬然。用“不行“不就”“不应”等不事雕琢的语言,展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
B.张衡讲究政治策略,政绩卓然。他出任河间相时,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然后把他们逮捕、拘押起来,官民都很敬畏他。
C.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矢志不渝。他在作品中再三表达了报国兴邦的愿望,终因子兰在顷襄王面前的诋毁而再遭流放。
D.沈括在与辽国谈判的过程中,据理力争、毫不让步。先是去枢密院查找关于边界商定的文件;谈判时,又让随行人员背诵相关文件加以应对,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5.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汉三年,楚急攻汉,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将。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
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其明年,用其奇计策,卒灭楚。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牗候,其明年,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围以得开。孝惠帝六年,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
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孝文帝立,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为左丞相。居顷之,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承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居项之,絳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候。 .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B.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岁一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C.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D.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皆用称之为太牢。本文中指丰盛的食物。 B.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C.丞相:战国时置相,为百官之长。秦于武王二年(前309)始置左、右丞相。 D.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其专立的称号,仅有权势者才拥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陈平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为他的计策,让受困的刘邦脱险。
B.陈平治国有才,受到信任。汉六年,他被封为户牗候;孝惠帝六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孝文帝即位后,仍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来又单独任丞相。
C.陈平处事善变,善度时势。孝惠帝时,太后专权,要立吕家人为王,陈平假装听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他与太尉周勃合谋,最终诛灭了吕氏一党。
D.陈平能言善辩,口才超人。孝文帝即位后,曾经咨询朝廷事务,当时位次第一的大臣周勃回答不了,而陈平应答自如,有理有据,孝文帝也称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2)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三、选择题
6.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针贬 暮蔼 不识实务 博闻强记 B.嘻戏 翱游 直上云宵 桑梓情深 C.攒射 斑驳 残羹冷炙 开源截流 D.临摹 压轴 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使命而工作固然能让人感到成就和满足,有时也会令人筋疲力尽,特别是面对那些挑战很大的工作时。 , 。 , , ,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人生最好的奖励,就是让我们有机会为值得奋斗的事业而奋斗。” ①人们需要了解自己 ②并为之而奋斗 ③履行使命的方式很多
④在使命和个人能力之间找到平衡 ⑤你可以着重于问题的某个方面 ⑥并不需要一个人单枪匹马挑起全部担子 A.①⑥③⑤②④
B.①④③⑥⑤②
C.⑤②③①④⑥
D.⑤⑥③①④②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当其欣于所遇 ..C.怨灵修之浩荡兮 哀吾生之须臾 ..D.而乃以手共搏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9.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刘老师,您的书我已经收到,感谢惠赠,拜读后受益匪浅,你真是堪称哲学大家,作品我定当惠存。 B.今天是我的儿子与儿媳的大喜之日,作为家父,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C.拙作《一盏灯的时间》新成,甚觉文辞微浅,瑕疵颇多,冒昧将文稿寄您一份,敬请不吝雅正。 D.我在电话里和小白进行了磋商,相约周日下午一起去看电影《红海行动》,共同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周末。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 。 。 。 ,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都市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④①②⑤⑥③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②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③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栖:不安的样子。②厉响,激越的叫声③翮:hé,鸟的翅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一只失群孤鸟最终栖居于一棵松树,借此表达诗人的情思心志。 B.前六句写孤鸟徘徊悲鸣,无所依托,苦苦找不到适合自己栖居的归宿。 C.诗中的孤松在凛冽的劲风中荫绿不减,万象萧索中孤鸟只能无奈寄留 D.全诗感情基调虽然悲凉,最后两句却昂然有力,表现出诗人操守的坚贞。。 2)诗中前后两个“独”字的意味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
13.下面是某地消费者协会咨询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是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