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光现象 章节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的电子表,当它的表面正对左边的镜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请问当时的真实时间是( )
A.20点51分
B.15点02分
C.12点05分
D.21点02分
2 . 下列作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 . 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A.
B.
C.
D.
4 . 今年五一晚上,在大雁塔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相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第 1 页 共 6 页
B.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
5 .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6 .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蓝光
B.紫光
C.黄光7 . 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手影游戏﹣﹣光的色散
第 2 页 共 6 页
D.橙光
)B.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C. 照镜子﹣﹣光的反射
D.鱼在哪里﹣﹣光沿直线传播
8 . 以下各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镜中的脸谱
C.露珠下的叶脉
9 .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水中的倒影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
B.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第 3 页 共 6 页
10 . 一些联欢晚会上常可看到一种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D.平面镜所成的像
二、填空题
11 . 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4θ,则入射角为________度。 12 . 光在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m/s;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字发生_____反射;有时黑板“反光”,使部分同学看不清字,是黑板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
13 .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情况________(相同/不相同).
14 .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的缘故.
三、实验题
15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4)若实验中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16 .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第 4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