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8:11: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向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的国际连通,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碰撞加剧,思想交流空前活跃,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发展、和平、速变、多元和合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和特征。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深受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影响,显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特殊教育从慈善型向权益型转化,特殊教育普及运动方兴未艾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特殊教育在当代社会已经不是正常人对残疾人的一种施舍和福利,而是人的一种平等的基本权利。这种权益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潮,但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利是通过法制(如世界各国的特殊教育立法)加以保障和实现的。因此,当代特殊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以法制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权益型教育。

2、90 年代初期兴起的世界性的全民教育运动:以保障受教育权为核心、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指向、以普及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 3、普及特殊教育九年义务教育:21世纪上半叶中国特殊教育的主题和重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要求与教育发展(特别是区域、农村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快普及特殊教育九年义务教育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仍然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融合(或称为“全纳”)

1、走向融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隔离教育——正常化、回归主流和一体化教育——融合教育(萨拉曼卡宣言)。 第一阶段。隔离教育: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几种观点都是在对隔离教育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正常化:纳吉指出,对残疾人的一切措施必须正常化。所谓正常化是主张智力落后者(和其他残疾人)每天的生活方式应尽可能接近主流社会。与这一思想相呼应地是“非机构化”运动的开展。 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理念及运动。邓恩对特殊儿童隔离式的教育安置方式和标签化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德诺的“瀑布理论”(最少限制环境理论。其核心就是要让特殊儿童尽可能与没有残疾的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学习,即使特殊儿童接触正常儿童与主流社会的限制减少到最低程度)最少限制理论成为美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从60、70 年代到80年代,一体化在西方国家形成了一种运动。 一体化教育理念及运动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如人们对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再如无类别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评估方式的改变等。

一体化教育理念及运动的目的追求及价值。但也存在者事实上的双轨制和特殊儿童的“无归属感”及两个体系和教师之间的磨合问题,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到了九十年代人们又提出融合(全纳)教育的理念。 第三阶段。融合教育阶段。九十年代中期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发表了著名的《萨拉曼卡宣言》,这个《宣言》是特殊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走向融合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宣言》提出了融合教育(全纳)的理念,并对融合教育理论系统进行阐述 。融合教育理念的内涵、原则。《宣言》提出了实施融和教育的五个原则:

(1)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以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

(2) 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3) 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4)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中心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 (5) 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此外,普通学校应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并最终提高其成本效益。 为了实现全纳教育原则,《宣言》还就改革和建立教育制度、全纳性学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早期干预等提出了具体措施。

《宣言》所阐述的关于融合教育的基本观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个要点:

(1)融合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包括残疾学生,无论你是谁,大家都是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因此,“零拒绝”是其基本原则;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减少排斥,促进积极参与与合作,是其基本要义和操作策略;维护教育公平是其价值取向。

(2)融合教育又是以人为本、照顾差异的。因此,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要考虑儿童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学校必须以一种儿童中心的教育学观点来接纳和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不同需求,以促进他们的多样化发展。

(3)融合教育势必要求建立一种全纳的教育体系和支持体系(没有支持,就没有融合),即所谓三位一体(融合)趋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劳动就业一体化。因此,融合教育是教育制度的根本改革和重构。

(4)融合教育是要通过教育的无歧视和融合、以达到创造欢迎残疾人社区和建立全纳社会及实现全民教育的目的。从这层意义上讲,融合教育与我国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理念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因此,我认为,融合教育的理念是相当先进的。 融合教育提出的背景:

1、世界性的民主化进程。全民教育运动。特殊教育理念的嬗变及实践运动的内在逻辑。因此,我认为,融合教育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特殊教育理念和实践运动的必然结果。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走向融合是隔离教育与融合教育多样化并存、矛盾运动的历史过程。

3、走向融合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实践过程。 ①发达国家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尝试。 ②走向融合:中国的原创性探索——随班就读的实践、困境和出路。 ③特殊教育学校在随班就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特殊教育制度从一次性封闭教育向开放性、反复回归的终身教育制度体系转型

1、终身教育制度。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理论。这一切对于校长、教师和学生意味着: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一体化的终身特殊教育体系。制度建设目标和政策。 3、加快“两头延伸”的制度建构。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启示: ①重视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 ②加快高中(职业教育、生涯教育为主)及高中后教育的发展。

四、特殊教育从培养一技之长的“工具理性观”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的转变;特殊教育在量的扩张同时,更加关注质的提高。 1、 教育目的观。(社会观、人本观、)

核心问题是把残疾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把他们培养成仅有一技之长的、“工具理性”的人?还是把他们培养成适应21世纪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自立、自强的人(建设者和接班人)?

搜索更多关于: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的文档
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2phz8fzl80daes3y3831emx02sb1m00vo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