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同时降低鸡群的死淘率与蛋破损率,尽可能地节约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蛋鸡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 卵巢、输卵管发育在性成熟时急剧增长。性成熟以前输卵管长仅8-l0cm,性成熟后输卵管发育迅速,在短时期变的又粗又大,长50-60cm。卵巢在性成熟前,重量只有7g左右,到性成熟时迅速增长到40g左右。
(2)蛋壳在输卵管的峡部开始成形,大部分在输卵管子宫部完成。蛋壳形成所用的钙,是饲料中的钙进入肠道,吸收后形成血钙,通过卵壳腺分泌,在夜间形成蛋壳。若饲料中钙较少不能满足鸡的需要,就要动用骨骼中的钙。因此保持足量的钙和磷以及钙磷比例平衡,对提高产蛋率和防止产蛋疲劳综合症很有意义。 (二) 饲养管理条件 (1)温度
成年鸡适应的温度范围为5-28℃,产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8-23℃。 (2)湿度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 (3)通风
通风的目的在于调节舍内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排除鸡舍中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使舍内保持空气清新,供给鸡群足够的氧气。其中氨气的浓度不超过25ppm,二氧化碳不超过0.15%,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10ppm。
●通风要领:进气与排气口设置合理,气流能均匀流过全舍而无贼风(即穿堂风)。
●通风量:鸡的体重越大、外界温度越高,需要的通风量也越多。
(三) 产蛋期注意事项 (1)减少应激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生产强度大,生理负担重,抵抗力较差,对应激十分敏感。如有应激,鸡的产蛋量会急剧下降,死亡率上升,饲料消耗增加,并且产蛋量下降后,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应激:
●要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穿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鸡舍;
●堵塞鸡舍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药饵以消灭老鼠; ●把门窗、通气孔用铁丝网封住,防止猫、犬、鸟、鼠等进人鸡舍;
●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
●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声应激,而且还可以防止鸡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2)季节不同管理要点不同
春季:温度上升、光照加长、利于产蛋,但疾病较多,注意防疫。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增加采食量。 秋季:保证光照时间稳定。
冬季:防寒保温,增加舍内温度和注意通风换气。 特别提示:稳定压倒一切。
鸡群日常管理 (一) 观察鸡群
进鸡后,要注意经常观察、巡视鸡群。白天注意观察采食、饮水有无突然增加或减少,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等,晚上静听有无呼吸
道疾病的异常声音。对鸡群变化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 (二) 定期称重
雏鸡、育成鸡每周末称重一次;产蛋鸡:25周之前每周一次,25周以后定期称重。称重一般在早晨喂料前(空腹),抽取鸡群5%个体称重(依群体大小制定抽取比例),对抽测结果,要与品种标准体重比较,然后调整饲料供给和制定换料时间,使鸡群始终处于适宜的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发育正常、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体重过大的鸡,性机能差,产量少;体重过轻,生产机能不健全,产蛋持续能力差。 (三) 调整鸡群
无论养鸡技术、管理水平多高,鸡群中总会出现一些体质较弱的鸡,如果我们不及时挑出,进行个别处理,势必影响鸡只生长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使总体效益受损。所以我们在日常养鸡管理中,要注意对鸡群进行个别调整,挑出体质较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并给予一定的营养物质,使其尽快达到标准体重。 (四) 带鸡消毒
为了沉淀粉尘、杀灭或减少鸡舍病原体,应该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
对鸡体表和鸡舍喷雾。雏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两次;育成、蛋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一次;
●带鸡消毒用药应定期更换,以免产生耐药性。
●消毒剂使用浓度:0.015%的百毒杀、10%安力2000、5%安普杀、0.2%-0.3%的次氯酸钠等。
●带鸡消毒时,喷口不能直射鸡体,程度以鸡体表潮湿为止。
鸡群免疫
(一) 建议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计划必须考虑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本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可以采购到的疫苗、愿意使用的疫苗接种方法和计划使用的灭活苗产品。“峪口蛋鸡”系列商品代雏鸡具有高水平的法氏囊炎、新城疫、支气管炎母源抗体。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蛋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备注:● 可根据地区疫病流行情况而定,一般可不免疫。 ● 新城疫在产蛋期每间隔3个月免疫一次 Ⅳ系弱毒苗,可以点眼或气雾。
相关推荐: